时间:2024-06-03
侯汝艳++吕静
【摘要】本研究选取C区双语示范小学为对象展开调查,了解C区内示范小学双语教学现状,包括学生双语学习的状况及态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态度、教师参与双语教学培训的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汉双语教学;師资培养培训;调查分析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2014年度 边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问题研究(课题编号:GJZ1417) 阶段性成果之一。
G752
民汉双语教学“是针对少数民族以母语和汉语作为教学用语而言的民族双语教学”。 [1]10
目的在于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提高少数民族运用汉语的能力,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在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对加强文化认同和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为了解云南C区小学双语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师培训需求,选取C区两所双语示范小学为对象展开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基础,辅以访谈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提出建议。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双语教学态度、实施情况及学习、培训需求三个方面进行编制。学生问卷调查抽取C区双语教学示范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一年到六年级的学生中分层抽样,共发放学生问卷427份,学生有效问卷427份,收回率100%。对于教师情况的了解主要来自访谈和基本数据的收集。
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一、双语教学现状
(一)样本学校学生、教师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选取C区民族双语教学示范学校小学一年级至六年一学生共427人,涉及六个民族,大多数为当地傣族、汉族。(见表1)
如表2所示,调查学校的9位教师中,从性别看,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示范学校教师以女性居多;从民族构成看,调查学校教师均为少数民族;从年龄上看,调查学校教师基本为中青教师;学历层次看,教师学历都在专科以上。
从表3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靠自小的母语习得是双语教师教学的语言基础,也是双语素质获得主要途径;具有双语双文教学能力或资质的教师比例不高;教师通过培训和高等院校专门培养获得双语素质比例为零,获得双文素质比例亦不高。
(二)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表4显示,小学生对于在小学教学中是否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的态度是肯定的,94.6%的学生都认为开展双语教学是必要的。
在访谈中,教师也认为对汉语理解的障碍是民族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教师能从本民族的语言着手,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心里障碍,借助民族语言辅助对汉语的理解,做好母语过渡汉语的学习,这对教学过程有着很多的帮助。”可见教师对双语教学是持较肯定的态度的。
通过对学生关于双语教学目标认识的调查(表5),可以看出学生均认为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促进民族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提升民族学生汉语知识和能力;加强民族学生学习民族文化意识;提升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四个方面的中,学生对“提升民族学生汉语知识和能力”选择的比例稍高,达到28.4%.
(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基本情况
从对学生的调查(表6)中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清楚地知道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情况,占95.8%,其余学生选择否,可能与学校开展力度、成效及学生自身认识有关。
(四)教师参与培训培养情况
从表7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双语双文培训特别较少,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以地州培训为主,从未参与过国家级或省级的培训。
(五)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理解
从表8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课程应包括:民族语言、民族语言与文字、民族优秀文化,三者比例均衡,可见双语课程的开设与教学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融入主流文化社会,还可以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根据我们的了解,学生其实很有兴趣、很需要去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这些认知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认同感、与自信心,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尤其在云南这样多民族杂居的语言环境中,更是不易取得较好效果。双语教学的开展依然存在许多困难。
(一) 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培训机会少,效果有待加强
地州教育局没有设立双语教师的编制,学校也没有专职的双语双文教师。如前面所述,调查学校教师培训机会少,没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的省级和国家及培训,导致教师难以及时更新学科知识,学习和接受先进的双语教育教学理念的机会少,面对改革有心无力。据参与过培训的个别教师反映:“在培训学习期间,主要是通过学习、游戏、讨论、交流发言等方式进行,而且在培训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培训中专家结合实际不足,难以满足受训教师的需要,培训效果不佳。”可见教师对于培训的效果并不认可,培训依然没有做到实用、实在,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操作。
(二)教材有待完善
双语双文教学是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也是保存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而教材是最基本的载体。因此,教材的完善与否对于双语双文教学的开展影响很大。在实际的访谈中也发现,中小学教师双语教学就靠一本教材,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实际上处于一种教师不教,学生就不学的被动状态。双语课外读物更是严重缺乏。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效果
双语教育教学实施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
一方面,加大培训。对现有少数民族“双语”师资队伍进行学科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可采用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定期不定期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课赛、观摩的方式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专业师资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的关键。曹彦丽提出,专业的双语教应具备专业的素质结构:“包括双语教师的一般专业素质和双语教师的特殊专业素质两项内容。具体包括双语教师的专业态度、双语教师的语一言水平、双语教师的特殊知识结构(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双语教育理论知识、多元文化的知识)、双语教师的特殊专业技能(双语教学设计的能力、双语教学实施的能力、双语教学评价的能力、建构多重人际关系的能力)。”[2]6关于专业师资的培养,可以借鉴其他地州经验,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联合培养。与好的大学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在大学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区招收民语专业学生。二是依托地州民族中学开办民族班,为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奠定基础。三是考虑在当地高校设立民语相关专业,招收民族生源,培养适合于当地民族基础教育的民语师资。
(二)改进完善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关于教材的工作,C区已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2003年编写的《学前”双语”教材—西双版纳傣、汉文对照》(上、下册),已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2005年编写的学前小班、大班《傣族语言结构》、《傣族故事》(经历故事、听力故事和创造故事)、《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这些教材已通过省州傣汉语专家的审定;《C区傣文》已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初中和职高使用的”双语”教材为教育局编写的《傣文識字课本》等等。
然而,在双语教学中,课程及教材内容在挖掘当地优秀民族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课堂教育方面做的依然不够,很多学校教师忙于日常教学,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研究和整理、编写双语读物。下一步,C区高校、教育局可以与各示范小学紧密合作,编写适合于当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开阔学习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崇豹.纳西族小学生数学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4:10.
[2]曹彦丽.民汉双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一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1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