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授课技巧之形体教法探讨

时间:2024-06-03

肖明智

摘 要:但凡专业理论课教学,由于其概念、定义的抽象性,学生普遍反映较枯燥,难掌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适当的引导结合一定的逻辑形体观念,使课堂的内容更生动,条理性更强,以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力及更大限度地提高授课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方法 渐进思维 形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TM1-4

正文:

授课方法技巧林林总总,有“直观教学法”,“设问法,有“启发式教法”,更有“比喻法”、“体语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知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将几种教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所有这一切,其目的只有一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增强教学效果。同样,笔者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时,也曾经尝试使用过形体教学法,或者称之为渐进思维导向法吧。该教法是将几何学中的形体意识引入到《电工基础》的授课中,即将点——线——面——体等与概念、定义及定律联系起来进行讲授,效果挺不错的,具体理解如下:

一、“点”为知识的根本——认识基本概念

正如几何学中的点一样,任何复杂的形体均离不开点,形体的外观与点的分布规律及运动轨迹有关。在进行《电工基础》授课时,从导入该课程的第一节课开始,我便重点强调课程的基本概念——“点”的重要性。只有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定义进行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对各种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及研究,才能真正地掌握好电工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第一章关于“电路的组成”演示实验后,先提出“灯泡为什么会发亮?”这个问题,然后运用逆向推理法引出相应的几个概念:电流、电路、电路状态以及电阻、电压等,然后,就各个概念的解释进行适当的提点(主要针对关键字进行说明)。让学生初步认识这几个概念及其含义。

二、“线”为知识的纵向联系——理解基本概念

几何学里的线实际为点的集合,所有的线均看作不同运动规律的点的运动轨迹组成。《电工基础》属自然基础学科,其中的很多概念、公式、定律多为自然现象的浓缩,而每个概念都用精炼的文字语言进行描述,所以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理解它必须由源头入手,也就是从相应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及概括总结。当然,任何概念都含有其内涵及外涎.只有对概念的内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其外涎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同样,也只有对概念的外涎进行正确的区分判断,才算真正地掌握好概念的内涵。在介绍复杂的直流电路关于:节点、支路、网孔及回路这几个概念时,我曾经做过试验;让学生背熟这四个概念。结果很多学生在几分钟内就能记住。道理很简单,这几个概念都很精炼,文字不多,易记。但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它们了呢?我让他们记住概念后马上做课后的练习题。对于节点及网孔这两个概念,成绩好的学生很快便有正确答案;而对于支路及回路却不然。当对其内涵及外涎进行适当提点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很快反应过来,找出正确地答案。可见,光记忆概念的内涵未算真正理解它,只有对它的外涎及内涵进行联系采取灵活系统的记忆才算真正理解它。

三、“面”为知识的横向联系——掌握基本概念

几何学里的面实际是线的集合,任何面均可看作相同(或不同)的线的运动轨迹组成。同样,要真正掌握好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公式、定律、光有对它的认知、理解还不够,还要对它进行逻辑性的记忆及巩固。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的思维因子,即形成定性思维,实际上,要真正掌握基本慨念,巩固基本概念,必须通过大量不同形式的例子及让学生进行自我思维活动搜索、判断等综合整理。同样的例子,在对上述复杂电路的几个概念让学生针对各种电路进行反复的练习、模仿、归纳总结后,学生就能很好完成,从而巩固学生对这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做到真正掌握它。

四、“体”为知识的整体格局——定理、定律及公式的灵活运用

几何学里的体为面的集合,为点、线、面的有机联系所形成的整体格局,它可以看作各种面的叠加。 和对基本概念(公式、定律)的认知、理解及掌握过程一样,作为初学者,学生对任何新概念都是新鲜的,要他们运用直接积累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可谓无从落手。为此,必须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当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实际上也在进行直接(或间接)经验的传授过程。至于科学分析方法,称之为间接经验也相当恰当。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记忆和灵活运用,形成棱角分明的绚丽多姿的全方位“立体”概念。

五、形体教法的拓展——系统复习时的应用

通常,形体教法可以运用在各章节的概念讲授中。当然,授课时还应辅以其它的教学方法才能避免课程的枯燥乏味。同时,在对各章节及课程进行总结时亦可以运用该方法。只是在系统复习时,要对该方法作适当的变动。即“点”为知识点或相关的概念内容,“线”为知识内容的联系,“面”则作为知识联系的结论,可以表现在公式、定理或定律等内容上,“体”在此时可作为知识的整体结构布局,所形成的有形逻辑结构。

六、形体教法的应用例证——《电工基础》第四章 电容器的系统复习教学设计

1、知识结构形体分布图

由相关的点、线、面(即五点、八线、五面)形成的四棱锥几何体。

2、知识五点:电容器及容量、连接、充放电、暂态过程、种类应用。

3、八线联系:

线①:电容器与连接:按电路有无分支电流通路确定串并混联;

线②:连接与充放电:按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变化确定;

线③:充放电与暂态过程:决定于极板间的电荷积累初始及稳定状态;

线④:电容器的充放电:通过电容器的电荷积累及中和去解释;

线⑤:电容器及暂态过程:反映在电荷量及其运用与极板间电压有关;

线⑥:电容器及种类:决定于电介质的种类及容量是否固定等;

线⑦:电容器的连接与种类:,由其使用环境决定;

线⑧:电容器的种类与种类:与容量及电路阻值有关。

4、“五面”指相应知识点相互联系所得的公式、结论。

具体有有串并联关系公式、电容量计算公式、充放电时间常数计算及暂态过程曲线、电容器的能量计算等相应的公式及内容。具体可由该棱锥的形体进行拆分解释。

结束语:

从普通理论讲授到形体教法,作为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控制好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设计,利用适当的教法及媒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各章节讲授及系统复习,不妨采取形体法教学,以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渐进引导。当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应因势利导,避免一成不变,平铺直叙的刻板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在方便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增强授课效果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電工基础》 劳动保障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