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考改革下的历史备考策略

时间:2024-06-03

苗艳奇

摘要:高考历史考查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多能力考查,题目贴近生活与现实。在复习时,要紧扣主干知识;注重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要注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联系,落实“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

关键词:高考,历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4.51

自从2004年实行新课标改革,先后在16个省份进行分省命题试点。有文综卷,有单科卷。新课程卷在选修模块的命题处理上也各有特点。由于分省命题各省份的质量不一,而且成本比较高。到今年,原来16个命题的省份,其中11个省份自动申请退出,还剩5个省份,就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也就是说,明年将会有6个命题中心,1个是国家的,就是从原来的‘1+16变成了‘1+5。”对于使用全国卷的我们山西省来说,文综之一的历史这个学科有哪些特点又如何备考呢?

一、高考历史考查特点

1.紧扣主干知识,注意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现在,高考试题都是“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高考试题命制的导向是很明确的:备考要立足于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好,即使答题技巧很熟练,也难得高分。但高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考常新”,即遵循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试题尽量减少或避免一对一的知识层面问答,更多的体现为新情景的创设、材料的解读分析。题目设计更重视用历史事实说话,题干及其答案都不是简单移植课本内容,而是渗透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基本方法。试题使用新的史学观点,往往不是正面考查新观点,只是用它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或切入角度,答案仍然力求回到教材的知识情景中。另一方面,试题也注意了历史知识的纵、横向联系,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设计思路。

2.坚持能力立意,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与探究历史问题

“能力立意”是恒定不变的高考原则。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不难看出,高考历史的命题特点为:突出能力立意、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历史能力与思维,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与探究历史问题。历史试题卷中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在不同程度上要运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能力要求,教材内容在这里更多的是表现为背景材料,考查的侧重點是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能力考查的目标专注于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材料中的问题,而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描述或阐述。虽然试题的设问颇为简洁,但思维力度还是比较高的,注重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贴近生活与现实,体现学科特点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又一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时政热点是每年高考不回避的命题重点。今年的新课程试题也都注意了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题目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作用,对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二、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1.紧扣课程标准和考纲,抓好主干知识复习

备考复习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特别是主干知识组织教学,对于各版本教材中超出课标范围的内容可以放心进行删减,不拘泥于具体知识的束缚。当然,如果教材内容对课标所规定的重点内容阐述不够充分的,一定要加以适当的补充。必须清楚教材只是我们达到课标要求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已,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外的教学资源,完成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的学习任务。同样的,无视教材的教学作用也不可取,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点不是列举历史学界的各种研究成果和结论,应该是通过陈述历史演进过程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资料,使学生能够在占有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总结等思维过程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得出理性的认识和结论,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究性学习习惯。

2.以“四项能力要求”为依据,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应考技能的培养

在平时的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表述自己的观点,把每一个提问都看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次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参与历史、评价历史。平时多就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设置一些开放性回答训练,不要轻易向学生下绝对性结论,一定要尽量采用多角度、多方面的材料,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化的特征。同一个历史事物在高考中的呈现方式、情景甚至语言都是经常变换的,只有经过真正的思考理解后才能有效运用和转换。考试说明对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做了具体解释与例证,是教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复习的最好依据。四项能力要求的层次不同,设问的呈现形式也不一样,这里有些共性的设问特点是命题人必须遵循的,因此有些答题要素也是不变的,教师们要善于提炼和归纳并告诉学生。而要有针对性的加于训练,最好的素材就是近年来的高考试卷。

3.联系社会热点和生活,让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复习教学中要注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联系,落实“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汲取历史现象中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与能力,辨别各种文化内涵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以丰富人们的情感,并通过对这种人性和情感的感悟建立起对社会、对现实的理想反思。为此,高考重视以时政热点问题或隐或现地契入试题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显现问题,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设定的“时代性”原则。应该说一些在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影响至深的问题,未必是在表面上特别引人注目的“热点”,追寻重要的现实问题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借鉴历史上与现实问题相关或同类的事情,是常见的测试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历史教学和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从学习历史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相结合,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真正让学生在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过程中实现学以致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