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邓素梅
摘要: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学前教育的根木原则。然而,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模式却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本文结合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危害,并探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
关键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危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在幼儿教育中,除了行为规范要求的小学化外,儿童的行为规范的标准也日益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对幼儿作业的规范要求上,如要求学生要课前预习,要求幼儿和小学生一样把字母写在标准的“四线三格”里,作业完成后由教师批改,每天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时数学计算题,有时写汉字,虽然题量不大,但都是知识性的作业,幼儿要用标准格式做作业。个别学得不好的幼儿还要家长辅导。
2、教学方法的小学化
教学方法中的去游戏化是其小学化的一个表现。众所周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从游戏中学习,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原则。然而,幼儿园要求孩子们像小学生—样“认真”听课,像小学生一样“学习”知识,这就与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南辖北辙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从字面上看就是将幼儿当成“小学生”来培养,首当其冲的就是幼儿教学“课堂化”,即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取得代之的是课堂讲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听”,在课堂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他们更加在乎的是他们能够传授多少知识给幼儿。领读,复读等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这些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最实际,最有效的,这些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常态,也是“课堂化”的最原始表现。为了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性内容,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在教学前要对相关内容,如拼音、加减法运算等进行预习;在教学中,教师喜欢用“讲授”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演示、图案色彩、游戏等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后,很多幼儿要带回一堆的作业回家,如抄写拼音,进行加减法运算,记忆英语单词,背诵某个段落等,这些作业单调而枯燥,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这种“课堂化”的教学方法振杀了幼儿的天性,使幼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负担,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1、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的身体处于成长的起步期,孩子身体的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很脆弱。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拖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化的幼儿园里,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进而会产生幼儿心理的伤害甚至扭曲,如表情呆板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此外,过多过早的规范性学习也容易引起孩子近视、轮背、消瘦等不良症状的产生。这一阶段的孩子写字的“双姿”正确率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其错误率一般在70%以上,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骨豁发育不成熟。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就会阻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展了。
2、不利于幼儿的未来学习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要求孩子像小学生那样学习,这是典型的揠苗助长,这个很经典的故事是《孟子》一书中所记载的。遗憾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古人的劝诫,一味只知道把自己的孩子变成读书机器。由于在幼儿园学习了本该在小学才学习的内容,等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张扬心理,认为反正学习过的东西自己都会,逐渐产生学习上的怠惰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日后学习成绩下降,尽管不排除也有部分学生能够克服这些心理。其次,由于各所幼儿园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部分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例如一名幼儿教师在教授语文、算术、音乐等课程之外可能还教授英语课程。这就可能造成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准确。这些幼儿到了小学阶段就会沿袭先前的错误,如英语口语的问题,就特别突出。有的孩子的英语其实就是中式英语,对这样的学生比完全不懂英语的学生还难教。
二、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活动的衔接
1、以“无为”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精神
无为:“无为”是老庄的道家思想的精髓,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那么儿童教育就是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的自然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为,无为最终是为了无不为。不为是什么事也不做,放任自流。所以,游戏中教师以自由游戏为理由而不为,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没有了儿童,没有了教育。我们一定要明了,无为决不是取消教育、教师,而是对教育、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首先要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然后才能做到教育。儿童教育要实践自然无为,第一个要做的就是相信儿童有成长的能力,相信儿童成长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的肉体成长、精神成长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应对他们抱有信心。
2、把游戏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1)游戏可以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智力。而从0岁至6岁的孩子,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日臻完善、直到基本成熟时期:6至7岁时脑重量己基本接近于成年人。但是,要使人脑真
正发育完善,提高脑的功能,除了需要有充分的食物营养外,还必须要有足够的精神营养—接受信息刺激,及时地教育和训练,多动脑或用脑。正如有位心理学家所说,“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予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蜕化”。所以特别对婴幼儿来说,恰当的刺激对他們的大脑发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而游戏正是最适合于幼儿的刺激形式。
(2)游戏有助于培养高尚的情感和道德。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是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严重制约着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因此,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培养集体意识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游戏中常常需要几个小朋友协作,要互相商量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所以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关心别人、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而这些团队精神正是社会非常看重的品质,无疑具有高尚的情感和道德的幼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蔡红梅.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内涵及特点分析[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4(02)
[2] 林泳海. 中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的反思与构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