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例谈错误资源的另类价值

时间:2024-06-03

郑维荣+娄春江

数学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计算出错、理解错了、解法有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合理剖析,用得巧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能让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领悟方法,有效地推动教学创新,成就精彩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导正”错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学生学习、作业存在错误是难免的,只要学生积极投入在学习当中,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错误也是美丽的。

例如,在“方程”的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题:判断a?一定大于2a。( )不少同学觉得“√”对的。他们的理由是,当a=3时,9>6;a=4时,16>8……。面对学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作为教师的我们让学生相互交流。有学生提出,当a=1时,a?<2a当a=2时,a?=2a=4,通过交流、比较后,大家就发现了a?和2 a的大小比较有三种情况:大于、小于和等于。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思考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更何况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探索就难免会出错。我们老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适当引导、探究,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剖析”错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教育家斯宾赛说:“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分析数理,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例如,在教学“带余除法”时,学生常出现以下错误:0.63÷0.31=2……1。为了加强学生辨别错误的能力,加深印象,把这个问题改编成判断题:0.63÷0.31=2……1( ),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交由他们自由讨论,然后提问:“你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个问题是错的呢?”学生把他们的学习发现与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

(1)验证错误法:0.31×2+1=1.62≠0.63,所以是错的。这是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方法,也是通常的验证方法。

(2)余数与除数比较法:余数1比除数0.31大,肯定是错的。按照常理,余数值一定要比除数小,这是余数的基本概念。

(3)余数与被除数比较法:余数1比被除数0.63还大,肯定是错的!虽然这只是少部分学生回答,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判断方法。

三、“读懂”错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一般来说,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能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读懂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价值,享受思维快乐。

例如:5个工人2天做了1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20个工人6小时可以做多少个零件?解答该题,大多数同学是这样列式的:100÷5÷2×20×6,一般是根据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式解答的。有位同学却列出了:100÷5×6×(20÷5)=1600个,从结果看,虽然是错的,但与众不同的算式中又明显含有“创新”的成分,究竟错在哪里呢?这位学生又是怎样想的呢?于是,我请该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现在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原来加工零件个数的(20÷5)倍,前两步表示5个工人6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说到这儿,该同学迟疑了一会儿,“老师,我知道错在哪儿了,这里不是100÷5,而应该是100÷2,整个算式为100÷2×6×(20÷5)。”“现在请大家计算一下结果。”“啊!对了!”该生体验到了创新求异的成功带来的快乐。在该同学的启发和影响下,其他同学也不再局限于“常规思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列出了几个不同的解法:100÷5×20×(6÷2),100×(20÷5)×(6÷2)。學生的创新正是被这位同学的错误激发出来的!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出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慧眼独具看到错误背后的价值,抓住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

四、“用活”错题,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习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对某些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持续学习力、探究力。

例如,教完《乘法》时有这样一道题:两行树,一行7棵,一行5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发现学生错误率挺高,有四个错误算式:

(1)7×5=35(棵);(2)2×7=14(棵);(3)2×5=10(棵);(4)2+5+7=14(棵)。显然学生是受了解决乘法问题的思维定势,没有真正理解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乱凑数列式。这种错误很低级,但也在预设之中,于是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讨论交流,重新分析题意,找到出错原因。根据四个错误的算式,继续引导学生:根据这4道算式,你能编出与题目类似意思的解决问题吗?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被激起,小组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多时,结果就出来了:

(1)有7行树,每行种了5棵,一共种了多少棵?7×5=35(棵);

(2)有2行树,每行种了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2×7=14(棵);

(3)有2行树,每行种了5棵,一共种了多少棵?2×5=10(棵);

(4)有3行树,一行种了2棵,一行种了5棵,还有一行种了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2+5+7=14(棵)。

由一道题,引出了4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找错、议错、辨错、改错的反思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讨,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数学课堂上的错误是真实而美丽的,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直面错误,让错误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亮点,尊重学生的错误,课堂会因错误而变得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