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谢贤芳
集会是小学教育中的经常性活动,也是小学日常活动中十分重要的项目。集会礼仪则是小学生养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良好的集会礼仪不仅是树立学校形象,展现学校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更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监督与约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培养出良好的集会礼仪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的集会口令,创建独特的集会口号。
科学的集会口令能达到凝聚班级精气神、振奋全班人心的效果;独特的集会口号能起到塑造班级文化,树立班级形象的作用。建立集会口令,创建集会口号实则是对班级文化的一种淬练,它可由班主任与全班学生共同进行创造。
二、集会礼仪应养成“指令出、行动到”的习惯
在集结过程中,应要求学生着装整齐、动作迅速、保持安静,队列整齐,严格做到“指令出、行动到”。作为班主任老师,平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选择合理的训练时间
一是班级自己的朝会,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以讲解加实地演习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训练。当然,对于低段孩子来说,还需要班主任老师在集会过程中反复提醒,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专项训练。三是课余时间或体育课时间。课余时间练习不应太长,须注意孩子的休息;体育课时间则可与体育老师联系协商,共同指导练习。
2.及时总结、反馈训练效果
在集会过程中,应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孩子的心理特点就是需要鼓励,这将会在其他孩子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机制,让其他孩子的表现欲望更加强烈,同时也把集会的礼仪知识深深的印在孩子心中。
3.巩固训练、反复教育
小学低段孩子的特点是注意力不太集中,集体意识淡薄;高段孩子的特点是易出现懒散和懈怠。总之,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其习惯养成贵在坚持,需要巩固训练,反复教育。
三、强调上下楼道靠右行的礼仪
班主任老师应在集会中告知孩子们上下楼梯靠右行的原因:上下楼靠右行,左边就是上下楼梯的人,不会堵住别人的去路,也不会因为同边行走发生碰撞的危险,反之亦然。同时,留出左边的空间给可能有急事的人一个快速通道,老师可用动画短片的方法来演示不靠右行可能导致的危险结果,以此给孩子们讲解其中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集会中保持安静、仪态得体
集会中需要安静的场面。低段孩子短时间内也许能保持安静,但时间长了则有些困难。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需要兼顾本班学生的动态,对表现好的孩子应当场表扬,对表现差的孩子则可用眼神或动作给予提醒,对屡次犯错的孩子则应进行个人单独批评,当然也可在会后进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听讲的注意力。集会中孩子应有的得体仪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训练升旗时以庄重的姿态敬队礼、注目礼; 训练集会时面带微笑的表情;训练如遇突发状况,如何保持镇静的心态,不高声喧哗,不脱离队伍。
五、培养孩子集会后留下整洁的场地
集会散场后的场地是否整洁映射出集会人员的素质高低,因此,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班主任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爱国情感教育
播放乱扔垃圾的视频给孩子看,然后对比播放发达国家集会后干净整洁的视频,激发孩子的民族主义情感和爱国热情,促使他们“从我做起,从我改起”。
2.环保意识教育
对孩子进行环保意识教育,让他们明白,每一次集会后满目疮痍的垃圾不仅是对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伤害。
3.相互监督,督促行为
让孩子们在每次集会完毕后主动捡走自己制造的垃圾,同时建立相互监督的舆论环境。组与组相互监督,相邻同伴相互监督,以此让孩子在舆论中端正自己的行为。
六、训练孩子掌握安全、有序的离场礼仪
集会散会后应按先后顺序分班离开,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应重点强调两点:一是有序离开,不能各自乱跑;二是必须按自己班级的指定路线返回。
七、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礼仪养成
通过以上训练,孩子们对集会礼仪当有一定的理解和自觉养成,但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如无后续管理方法,久而久之,其养成的行为习惯仍会慢慢懈怠。因此,班主任老师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集会激励机制,激发出学生的自觉意识,促进其集会礼仪习惯的强化和养成,激励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建立:
1.榜样激励机制,发挥优异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
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号召全班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表彰优秀学生可设置以下奖项:最迅速榜样奖、集会礼仪标兵奖、最佳站姿榜樣奖、优秀监督达人等。与此同时,也要设置最佳进步奖、快速到达奖、认真倾听奖等奖项,以用于鼓励自我管理较差但逐渐进步的孩子。
2.小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划分小组进行相互管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集会管理的队伍当中来。为方便管理,小组划分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以纵队为单位、以横排4人为单位、以前后4人“田”字型为单位,实施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小组管理机制不仅有小组内部的监督,还包括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监督。
3.班级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管理动力
引入班级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内在自我管理动力。班级竞争机制的实施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即全班同学都应纳入竞争范围,每位同学都能公平参与评比竞争,竞争过程不能受到不合理因素的干扰;二是发展性原则,即每个学生的身心在竞争过程中都应得到健康发展。班主任老师可设置“集会礼仪表现评比表”,结合孩子在小组中的礼仪表现记录下来,阶段展示孩子在集会礼仪中的表现,作为奖惩的依据。
4.评价激励机制,鼓舞学生习惯养成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评价激励机制,会让学生集会礼仪的培养更易达到预定目标。在实施评价激励机制过程中,一要注意评价的及时性,班主任老师应当场给予表现良好的孩子以激励;二要注意评价的具体性,评价的的语言不能千篇一律,单一平淡,而应丰富多彩,诚恳真挚;三要注意评价的积极正面性,只有积极正面的评价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消极负面的评价会给孩子带来恶劣的影响;四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有时胜过长篇说教,艺术的评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苗飞.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5),16-17
〔2〕沈建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18
〔3〕刘俊.农大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22
〔4〕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