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薛秀锋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讨论了从课堂设计、教学过程、课堂评价三个环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具体操作。课堂设计要以小学生认知特点、学习兴趣为依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情境创设增加教学有效性;课堂评价要公平而灵活,鼓励学生思考,帮助小学生学会拓宽正确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学生特点;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科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有效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老师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关于有效课堂的营造,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多数学者关心的问题。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从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环节入手,尊重学生学习兴趣、依照学生认知规律,发挥教师在情境教学中的桥梁作用,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参与的动机,才能学好数学。没有兴趣的学习,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富有情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应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真正发挥。如学习元角分的认识,开展一次模拟超市购物;学习了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为自己的小房间考虑购买合适的地砖等等。学生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在用数学。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趣、领悟数学的理,从而爱学数学,迷上数学,离不开数学,并能灵活运用数学。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例如,在教人教版统计的知识时,我就放弃了书上的例题,而是在班上搞了一个小调查。学校准备再建一幢大楼,校长室向所有学生征求意见,是选择建童话城呢?还是科技馆或体育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灵活,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灵活运用教材以外,也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寻找素材,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也可让学生走出校门,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有效的生活情境
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要通过教学情境来将教学内容合理地表达给学生,让教学情境成为学生思考的启发点,教师授课的的切实点,这样才能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地转化成容易理解的知识,才能通过教学情境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的传授更为通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真正实现新课导入“生活化”;例题教学“生活化”;知识运用“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五、优化课堂提问,设置教学互动环节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自身语言的表达。好的提问方式要做到语言生动、幽默,有吸引力。另外,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该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要通过提问让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概念。提问时候切忌问题枯燥,问题零碎,重点不清。教学互动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必可少的环节,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性格、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合理进行分组,避免素质较高的学生相互组合,影响分组讨论的参与性。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分组成员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使所有学生都融入到分组学习与集体交流互动中。
六、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比如,我在教学“射线的认识”时,将“直线”、“射线”、“线段”分别比作“线爸爸”、“线妈妈”和“线宝宝”;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时,又将分数比喻成“儿子站在母亲的肩膀上”等。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教学有效度,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已成为目前的重要课题,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正确使用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与新课标要求同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