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体会与思考

时间:2024-06-03

摘要: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相对高分子化学更为深入繁杂, 基本概念多且较抽象,教学难度较大。本文以《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为基础,总结讨论了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高分子物理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高分子物理,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加强互动

【中图分类号】O561-4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基目(JYYB201408)

引言

对高分子科学的学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其中,高分子化学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研究各种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方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学习的是怎样将高分子化合物变成可实用的各种各样的高分子材料;而高分子物理,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的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1-2],高分子物理是连接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的桥梁。但是,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概念多、且比较抽象,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差异性大, 难于把握其共性[3],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如何做好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工作,是相关教学工作者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作者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思考和改革的方法。

一、高分子物理教学体会

(1)精心备课

第一轮讲授该课程时,在上课前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备课,首先是熟悉书本上的基本内容,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他老师的授课方式及讲解要点,然后按自己的思路制作出课程PPT。并且制作PPT时,不是全篇的复制书本文字,而是只上展示总结性的要点文字、图表及公式,使学生看起来清晰明了。

(2)认真讲解

课堂上,以PPT内容为主线,进行各个知识点的分步讲解。因为在上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对所讲授内容非常熟悉,讲授过程中,总是努力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全部告诉学生,唯恐有所遗漏。因此,每一个45分钟的课堂都显得非常“饱满”,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真真是实现了满堂灌。

(3)存在问题

第一轮教学完成后,期末考试成绩反应出学生对于书本上的基础概念、定义等掌握很好。但是,在后续的课程实验和其他专业课课堂上,发现学生只是掌握了基础的表面的理论知识,而对于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则十分欠缺。此时,才发现或许是教学方式出了问题,学生只是学到了最表层的内容,完成了课程任务而已。于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带着这些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并进行了相应探索

二、高分子物理教学的思考与改进

1、改变教学理念

基于作者三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要讲好高分子物理,最基本的是应该改变教学理念。起初上课时,还是一种满堂灌的模式,将所准备的内容一点不差的讲授给学生,课堂完全是由老师所掌控,学生则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留给学生任何思考空间,而是在强迫学生向前挪动,教学效果并不佳。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应该改变这种旧的教学理念,教育的活动主体是老师和学生,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教育中发挥的是引导学习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观能动者,而不应该是老师“填鸭“的对象。

2、凝练课程主线

高分子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 在高分子化学的基础上,加入了聚合物相关的所有物理知识,因此,知识体系比较庞杂。其中,涉及到分子结构、高分子溶液、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聚合物流变性能等方面内容,还包括各种体系热力学、动力学的模型建立及公式推导。学生学习时,一方面内容过多且较零散,另一方面各种模型与实际性能区分不清、公式推导过于繁杂。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技巧,凝炼出课程主干线,让学生学起来不觉得过于零散。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聚合物结构决定性能,而连接这两块的桥梁就是高分子运动[4]。掌握这条主线后,教学内容则围绕该主线进行,前后可以相串起来。例如第一部分讲分子结构,接下来讲分子运动,之后再讲各种性能,那么讲解性能时不能只讲具有什么性能,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是什么样的结构和分子运动导致了这样的性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线进行教学,则前后贯通,知识点不再零散,教学效果则会更好。

3、加强课堂互动

当代大学生素质普遍提升, 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主动学习能力, 身为教师, 能不能把学生学习本科目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直接影响到本门课的学习质量[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改革学业评价方式,二是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课业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期末考试,其实,降低期末考试的比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更多的应该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与学生互动,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听课程度等,同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课堂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学习理论知识,例如讲拉伸取向时高分子链和链段的运动条件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衣物缩水现象为例,来理解什么是整链取向和链段取向,并让同学思考如何避免衣物缩水。理论结合实践,从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并交流讨论,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高分子物理,是以基础化学、高分子化学为先修学科、又结合物理学、键价学、结晶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课程[6],教学难度较大。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上相關思考和改进措施,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将高分子物理课程讲授的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金日光 , 华幼卿 . 高分子物理. 第三版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

[2] 何曼君 , 张红东 , 陈维孝 , 董西侠 . 高分子物理. 第三版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7 .

[3] 李泽文. 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整体性思路初探. 高分子通报. 2010,5:68-70.

[4] 朱平平, 何平笙, 杨海洋. 浅谈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高分子通报. 2007,8:55-58.

[5] 薛锋. 初授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几点体会. 高分子通报. 2006,3:77-80

[6] 萧聪明. 凝炼“高分子物理”本科教学内容的核. 高分子通报. 2010,4:68-70.

作者简介:刘潇(1986-),女,宁夏生人,北方民族大学讲师,理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及高分子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