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在电类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4-06-03

刘子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电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电类课程教学所必须要达到的教学任务。针对目前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电类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问题。

关键词:电类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考评

【中图分类号】G641

前言

电类课程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模拟电路、电路分析、数字电路和电力电子技术,是我国高校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授起来难度较大,学生也很难理解相关的知识。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并严重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能力概述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有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二、电类课程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难度高的原因

(一)电类课程教学本身的特点影响

电类课程教学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在教授理论课程时,一般的方式就是口头讲授,而实践课程只能通过实验演示来验证定理,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决定了电类课程教学不可能采取太灵活的教学方式,也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一些定理只能通过少许的实验来验证,教师畏惧权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传统的电类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陈旧、技术落后,一些教学内容已经被学生所熟知,但是教师仍然采用这些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把握不够,导致电类课程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生的创新兴趣不强

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束缚,“一切为了分数”的思想在教师与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导致教师在开展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与学术研究热情的激发,最终使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受学生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

受成長环境、接受教育的时间、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教师在开展电类课程教学的时候,一些教学思想无法很好地传达给学生。再加上教师引导方式的不合理,不能达到启发学生创新思路、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

三、电类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如果没有创新精神,社会将停留在原始文明阶段,一个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将不会对社会与国家乃至人类做出更大贡献[1]。电类课程是电和自动化专业的主要课程,与电和自动化专业其他的课程联系紧密,够成专业基础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研究行为,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实践验证结果,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高校电类课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社会发展对电类课程教学提出的要求

电类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各类实践环节的交叉训练,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2]。 (三)时代赋予高校电类课程教学的使命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电类课程教学的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人的创造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更是人类文明史上宝贵的财富;与电类相关的领域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改革相关的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批具有较高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于高校电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

四、电类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在相关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得到了实践证明,本文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为例,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实践教学、多元化考核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电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电类课程教学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电类课程教学应将学生作为课程主体,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比如参与性、互动性、启发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探究式思维能力。

(二)设置多种作业形式

课堂作业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理论的指导下,电类课程作业设置要体现出设计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合理设置仿真型作业、设计型作业与计算分析型作业,以设置作业的手段促使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仿真型作业设置要以能够使用各类仿真软件为宜。

(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实践教学新模式

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让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授人以渔,不如激发学生创造更多的捕鱼方法”。基于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模式,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活动更加富有自主性和开放性。

(四)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教师接下来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方向,教师要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通过多个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在各个考核环节中加大创新能力考核的比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是当今个人与组织能否获得社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与经济竞争的核心,各高校在电类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还应积极探索解决之法。高等教师在开展电类课程教学的时候,还应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充分结合在一起,寻找电类课程与生活的契合点,在课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与认知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王祥如. 浅谈电类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J]. 电子制作,2014,02:196.

[2]张冬至,刘润华,王平,任旭虎,郝宁眉. 电类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3:17-19+206.

[3]王铭. 电类课程“数字仿真”教学方式探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3:17-18.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