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让其掌握阅读的方法,在阅读实践中彰显个性。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我国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而阅读能力在学生阅读实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一书中说得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比如,曹老师在执教《渔歌子》一文时,她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意象显现出来。第一步,显象之名。即,你看见词中有哪几个景象;第二步,显象之色。你看见这些景象是什么颜色,听到什么声音,感受到什么温度……让语言文字有气息、有温度。第三步,显像之动,让诗词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动起来,让他们看到美轮美奂的风景片。在这一过程中,她还巧妙地引导学生看到镜头的推进,远镜头照到的是生机盎然的西塞山,潺潺的湖面上倒映着水面漫步优雅的白鹭的倩影,各种姿态的桃花散发出清雅的香味,肥美的鳜鱼偶尔会调皮地跃出水面。镜头拉近后,看到的是雨中的垂钓者。通过层层紧扣,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抓住这些意象,让每个孩子形成一种能力,就是读诗词而看到动态山水画。让孩子读了《渔歌子》根据诗词以言造象的特点把薄的文字读厚实,把零零碎碎的景色变成了有颜色的景色,有声音的景色,最后还能把所有的意象变成有动态的画面,继而能将他眼前所展示出的这幅美轮美奂的影片,用他自己积淀的语言表达出来,逐步加强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同时让孩子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让孩子初步学会阅读。
二、引导实践,让学生变成阅读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特别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独白式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我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我利用课件引入课题后,将全班54名学生分成6个自主阅读小组,分别学习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恐龙。学习之前,我便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弄清它的特点,并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反映出来,每组还要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恐龙模型展销会”,要先写好广告词准备在会上推销“产品”。在小组成员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没有权威,没有配角,大家读得专心,议得热烈,充满着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接着,各组代表带着各自的“产品牌子”走上讲台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个个自信的表情、大胆的发言、机灵的表现,真让我刮目相看,喜出望外。因此,阅读教学不是高高在上地繁琐分析、单向灌输,而是把阅读的自主权和时空真正交给了学生,使他们真正变成一个阅读者。
三、积极评价,彰显学生阅读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因此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阅读、理解,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富有个性地阅读,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如学习《乌塔》时,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霎时,学生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正有滋有味地读着,有的边读边圈点,有的与小组同学互读,个个兴趣高涨。接着,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你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这下教室里更热闹了,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抒发自己的情感。最后,学生便对课文中自己感悟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有的同学说,乌塔不应该独自一人去旅游的,理由有三个:一、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或看电视等多种渠道增长见识,不一定非去旅游不可;再说,现在社会很复杂,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存在很多的危险性。三、这种行为会让父母忧心忡忡,这是不孝之举呀!可有的学生却说:“我不赞同,俗话说:‘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异域的风情和习俗。的确,每个学生对文字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性地研读课文。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只有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质量观,树立了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的教学观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彰显个性,张扬自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作者简介:陈晓敏,女,广东省东莞市,文学学士,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蒲欣.阅读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3,(01)。
[2]方若芳.巧妙利用朗读 提升阅读能力.汕头科技,2011,(03)。
[3]包小玲.浅谈如何提升語文阅读教学水平.学园(教育科研),2013,(01)。
[4]邓玉萍.谈培养小学生语文探究性阅读能力的方法.教育革新,2010,(04)。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