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双语教学“学困生”的转化

时间:2024-06-03

张英

从事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但是每年都有一个不变的话题——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上课不听讲,爱捣乱,不完成作业,成绩差,并且“屡教不改”,让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差生”。 推行素质教育为什么学生成绩越来越差,“学困生”越来越多,问题已经引起很多人的重视与思考:是谁造就了差生,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的确,在每个班级都存在“学困生”,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师过多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视一般学生,久而久之形成差生,尤其是实行双语模式教学的学校,攻克语言关是个难题,个性差异问题也非常突出,造成这一问题不仅是语言障碍造成的,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有很大影响,逐步形成严重两极分化。以下我就双语教学“学困生”的转化方面谈谈自己的自己的想法。

1、 走进学生心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学困生往往缺乏自尊、自信,使自己失去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老师坐下来和学生沟通,知道他的想法,发现彼此之间可以搭建的桥梁,让他们感到老师的真情,逐步改变自己。 由于我校学生都是维吾尔族学生,老师大多数是汉族,在教学语言交流方面有障碍,容易与学生发生隔阂,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我就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维语,攻克语言难关,和学生多交流,转变他们的不良思想。冰心老人曾说过“有爱就有一切,爱能化育一切”。只有用百倍的关爱去温暖感化,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那么他们也会以同样甚至更大的爱心回报老师。假期常有教过的学生来看望我,一个有名的“淘气包”说:“老师当年我们那么惹您生气,您还是很有耐心的教育我们,现在想起来,我都不好意思来见你呢”。另一个说:“如果不是老师当初的多次谈话,真不敢想现在会是怎样的。”也许,你已经忘记了曾对学生做过的、说过的,但对学生来说,你的一言一行或者些许的行为都会对他们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每个人需要爱,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老师长期无私的、母爱般的关爱。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使学生转变成一个全新的自我,发生质的飞跃和变化。

2、遵从实际, 鼓励、激励。

学困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所有老师面临的大难題。他们成绩差,影响集体教学质量与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新课改教材内容多,题型灵活多样,学困生更难把握,我认为:

(1)“松“、“紧”相并

让学生自己定最基本的能达到的目标,上课必须要认真听讲,(老师督促)完成作业(最基本的内容)。每节课后不要急于离开教室,和学生交流几句及时对他们的优点表扬、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重视,自觉收敛。课后作业布置少量最基础的练习,要求当天必须完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课后进行辅导,接上知识断层,让他们“能够得着高处的苹果”而产生学习的信心。

(2)举例、练习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需要。

讲课时结合本地和学生实际,适当改变课文,让学生感受来源于生活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对话自我介绍时班里一名学生为例:该生的爸爸是铁匠,他上课爱发玩,爱抄作业,做事散漫、拖拉。就让他发言(提前先和他一起好准备)肯定他的优点,会唱歌、热心肠,同时也找出不足之处。这样既满足大多数学生知识的掌握,又使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有了自信。从基础抓起,从简单题做起,使他们时时获得成功的喜悦。成绩就有了提高。

(3) 善于发现他们的 “闪光点”.

人们时常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维吾尔谚语中也有“人的手指都不一样齐,何况人呢?”。意思是说人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其实学困生更是胆小怕事,怕老师。我就有意让他们多发言,说不对没关系,别人指正,他来学。感谢别人唱几句歌或说个笑话,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困生感到自己也和大家一样也有优点。为此他会加倍努力的。因而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常和家长联系,帮家长建立正确的育子理念。

家访、和家长交流,并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任务。要和家长建立联系卡,孩子的变化及时反映给家长,让家长掌握动向。面对学双语的孩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可以理解,作为他们的家长,在学习上辅导不了,老师也能理解。可是大多数家长根本不重视子女学习情况,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管了。甚至部分有文化素质的家长都是如此。记得班里一位学生,他家长都是老师。自我上课一学期以来交作业的次数屈指可数,家里学校较远,我只要求他每天完成基本的抄字词就回家,可他总是磨磨蹭蹭到最后,没办法只好让他回家,叫其家长,家长反过来说:你要耐心教育,我在乡下,没时间。我以为自己太急躁,应该改变方法。一次,我在正在补课,该生家长来找孩子,我就顺势把孩子情况告诉家长希望获得家长合作,而家长却把孩子领着扬长而去…….。后来通过其他老师的联络与谈话,该生家长意识到自己应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开始每天监督孩子作业情况,他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综合来说造成学困生原因有多种,虽然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因素的也有一定影响,作为小学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根据学生特点,对学困生的教育持之以恒,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在辛勤耕耘之后,肯定会收获到丰厚的果实。

参考文章:《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主编 万福 于建福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