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杨超
摘要:不同版本教材的文言文课后习题设计均不相同,通过对四种版本教材的《陈情表》课后习题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寻求文言文课后练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便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课后习题的修订,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一标多本;文言文 ;课后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课程目标都做了具体的阐述,并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取代了之前的教学大纲成为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本文所说的“标”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一标”是指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在全国只有这一个标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多样化和选择性,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1]。在此指导下,于是就出现了“多本”的现象。“多本”就是在“一标”的指导下出现并实行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2]。如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语文版、鲁教版、粤教版等版本的教材使用都较为普遍。这些不同版本教材的出现体现了教材多样化的趋势,其编写也都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四种版本《陈情表》课后习题设计现状的比较分析
《陈情表》中李密用真切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报答祖母刘养育之恩的迫切之情以及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激,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抒情文。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以及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均选入了这篇课文,但这四种版本教材对其课后习题的设计各不相同,详见各版本课后习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我们可以把文言文课后习题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理解识记、分析体会、拓展应用。这四个版本教材中《陈情表》课后习题的呈现方式和目标分类如下:
人教版:呈现方式是“研讨与练习”,目标分类为:理解识记、分析体会、拓展应用。
苏教版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目标分类为:理解识记、分析体会。
沪教版呈现方式为“思考与练习”,目标分类为:分析体会、拓展应用。
语文版呈现方式为“理解·鉴赏”和“拓展·应用”,目标分类为:理解识记、分析体会和拓展应用。
通过对四种版本教材《陈情表》的课后习题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其设计特点如下:
人教版:
1.习题设计层次由易到难。
2.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统一。
3.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考察。
苏教版:
1.设题方式单一,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弱化工具性,缺少对最基本的字词和文言语句的考察。
3.最后一题可改为:说说“表”、“志”和“记”三种文体各自 的特点。
沪教版:
1.重视人文性忽略工具性,没有对字词和语句理解的考察,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境体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孝道”
3.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版:
1.题量较多,形式单一。
2.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注重对文言字词和语句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3.第六题中对标点符号的考察,选文和本课的内容没有关系。
根据对这四种版本教材的《陈情表》课后习题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有的版本在习题设计时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的部分理念贯彻不足;有的没有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四种版本教材的《陈情表》课后习题设计缺少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题目,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对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设计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四种版本教材《陈情表》课后习题设置的比较分析,对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设计所作建议如下:
(一)文言文课后习题编制应遵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
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设置应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能出现像苏教版和沪教版那样过于注重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也不能像语文版那样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文言字词和语句的理解的训练,却缺少对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
(二)文言文课后习题编制应遵照3W1H原则
3W指学习者(WHO)、编订内容(WHAT)、编订目的(WHY),1H指如何编订(HOW)。3W1H原则是教材编订者在设计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在遵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同时要把握四个依据—一学习者、编订内容、编订目的、以及编订方法,要根据习题使用者即学生的特点去决定选择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编排,使所设计出的课后习题能最大程度地为广大学习者所利用。
(三)文言文课后习题编制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文言文教学中一直都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却忽视了听、说、写的教学,所以在文言文课后习题的修订中要注重对这些能力的考察。
1、文言文课后习题中放置朗诵素材
听就是让学生多听文言文的朗诵范文从而纠正读音、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所以在文言文课后习题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文的多媒体朗诵的网址以便为他们多听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范文朗诵提供资源支持[3]。
2、文言文课后习题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说的能力即是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苏教版、沪教版和语文版中虽然都有对表达技巧的考察,但是都没有设计让学生自己进行口头表达的题目。在文言文课后习题中,可以围绕文章的主题设计一道演讲类的题目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3、文言文课后习题应设置写作训练项目
四种版本教材中只有苏教版和沪教版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进行了考察,所以在文言文课后习题的修订过程中可以设置“微型写作课”的题目。“微型写作课”是让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如对文章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概述,也可以围绕文章的主题写一段话或一篇小作文。但是在题目的设置中应提供有关的构思步骤、写作技巧、写作方式、范文等供学生参考,并提出相应的修改要求。
三、结语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中学生的古典文学鉴赏能力。教材中文言文课后习题的合理编制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一标多本”下实行的多种版本教材的编订者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并遵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对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进行合理的修订,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去合理而高效地使用文言文课后习题。
參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曾小昌.“一纲多本”的初中文言文选文编制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4.
[3]窦雅梦.“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练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4.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