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魏玲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合作学习的理念特征,又有其可以模仿的实践特性,是合作学习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将会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培养;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又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在课堂合作交往的机会。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受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很大。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交流,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就是本人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创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改作小组学生合作做实验,老师指导实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相处、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联系实际
化学又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学科学的目的在于应用科学为人类服务。如何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在知识教学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后,我就引入到实际生活中,洗衣服是热水效果好还是冷水效果好,大家开始议论纷纷,当然,结果是温水好了。
三、提高實验分组开出率
对于化学课来说,观察、活动、调查、实验等方式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最好渠道。我尽量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去体验有关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实验,我尽可能多分组实验的让他们都有动手的机会。因为实验,学生只能若只是看别人做,自己不能亲自动手,最终也只能验证理论知识,其他不会有更多的收获,。所以我要努力提高分组实验开出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实践。例如,学习葡萄糖的性质后,我分组让学生做银镜反应,大家都比较积极,对知识点的印象也较深,也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视实验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若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不去实践而只注重理论,就不能体验前人所经历的“为什么会这样”和“这是为什么”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手、脑就会并用。在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可能会有其它新发现、新收获。例如:在“化学平衡”本节实验NO2 球浸泡在冷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我让一位学生上来做,然后让小组分析讨论,效果较好。
五、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集合大家的思维
研究表明,集广思异,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要及时的加以表扬,如在讲“物质的量”这一节时,有个学生就提出了老师给我1mol的水分子。当时,有些学生觉得好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我在课堂上对这种想法给予了表扬,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同时也知识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敢于对各种问题从不同角度加以思考。
思维能力都是由问题产生而展开。根据这一特点,在化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例如,在讲完“化学平衡”后,我向学生提出:“ 对于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我们加热,反应速率将如何变化?”学生议论后得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接着我乘势追问:“化学反应将向那个方向进行?”这样有意制造冲突,引起学生注意,积极思考答案,比教师直接阐明的效果好得多。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有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落实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也只有努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才能真正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
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条件。通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使他们感受集体智慧的力量,分享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42
[2] 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58~161 ,172~174
[3] 杨永利.才卫国.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8)
[4] 袁爱清.舒曼.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6,(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