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赵强
【分类号】G633.34
近几年,我校学生在诗词创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创作出了一大批质量高、诗意强、表现手法优秀的诗歌,得到了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特别是桐梓县诗词楹联学会领导的一致好评,作为处在乡镇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但平心而论,多数学生没有质的飞越,用优秀诗歌的审美标准衡量,有的作品还不能算作“诗”。究其原因,部分学生除了用的时间和功夫不够外,在修改上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是重要的原因。文章不厌百回改,诗歌也是这样,在诗词创作中如何修改格律诗?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看诗歌是否“合格”
1、格律诗,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格式和声律(韵律)上都有严格而固定规则的诗,它有四大要素:节奏、押韵、平仄、对仗。郭沫若曾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在诵读停顿上符合节奏要求,读起来才顺口,不晦涩。
押韵有六个规则:一是韵位固定,首句入韵的绝句,1、2、4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绝句,2、4句末字押韵,首句入韵的律诗,1、2、4、6、8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律诗,2、4、6、8句末字押韵;二是限押平声韵,按普通话的四声,押韵的字必须是阴平和阳平;三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改变韵部,亦不能换押仄韵;四是句脚分明,除首句押韵外的奇句,末字不能押韵,亦不能使用平声字,五是不许重韵,韵脚字无论多少,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六避免多用同音字,一首诗中,如难以避免同音字做韵脚时,可隔2句以上使用。如同音字的“香”、“乡”字,可在2、6或句末字上用。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没有平仄规则就没有诗词格律。”不讲平仄就不是格律诗。在做平仄修改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诗句已经符合平仄了,想要表达的意思又表达不出来,有时意思表达出来了,但又不符合平仄。或者既符合平仄又表达了中心,可是又无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美。
律诗平仄规律有三个基本要点:一是句内平仄要相间,(或者说句内平仄要交替);二是联内两句之间的平仄要相反或相对;三是上下联之间的结合部平仄要相粘。
如果说,韵好比律诗的眼睛,平仄好比律诗的灵魂,对仗则好比律诗的身子。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要求一定要对仗,首联和尾联也可以对仗,对仗是律诗的重要标志。它的对仗规则是:句型相对(即诵读节奏和语法结构都要一致),词性相对,句义相对,平仄相对。此外要忌同位重字,异位重字,同义相对,同声相对。对仗的形式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回文对等。
2、注意起承转合。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首联)为起。起,是事件的起因;绝句的第二句(律诗的颔联)为承,承是事件的发展过程;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颈联)为转,转是事件发展的结果;绝句的第四句(律诗的尾联)为合,合就是作者或诗中人物对上述事件过程和结果产生的认识、议论或感慨。
有一定谋篇布局质量,符合节奏、押韵、平仄、几个要求(律诗还要对仗)的诗才算是一首“合格”的格律诗。
二、诗言志,看是否有一个鲜明的中心
《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诗人善的愿望,珍藏于诗的意境美,真实美和语言美之中,从而表现出感人的道德美。诗是表达诗人的心意、怀抱和思想的,诗不是外界事物的模拟,而是诗人创造的,是诗人情志的显示。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一首诗美不美,重要的是要看创作主体是否具有情志美,当然也不可忽视鉴赏主体的情志美、人格美。
我班学生杨朝波写的《观铧尖山古炮有感》
峥嵘岁月绽青春,百世风骚旭日临。
紫气蕴结招凤眷,白云幻化引龙腾。
近瞻黔北鸿图业,远眺中华富梦浑。
胜过贞观成就路,习耕李作沐新晴。
铧尖山,是夜郎镇旅游景点,山顶有一樽古炮,杨朝波同学家就住在铧尖山脚下,他没有为写古炮而写古炮,而是紧扣时事热点,巧妙用典“贞观之治”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言出了“连颂李习铺锦绣,小康社会梦神州。”之志。
三、诗重意象
国家级杂志《诗刊》诗词栏目主编朱先树先生说:“作诗要意境高远、情理俱现、情景交融,向诗性思维的高度成功攀升,是诗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一些初学写诗的人在写诗时,总是老生常谈:罗列一些成语熟语、政治口号、广告用语……只要顺口,只要符合平仄,便拉来凑到一起,成为一首所谓的诗。写来写去就是那么一些词语。当把这些人每次所写的诗罗列在一起时,才发觉都是一套老面孔:一首山水诗,改个题目,可以是夜郎,也可以是娄山关,还有那些花呀朵呀的咏物诗,花就是花,朵就是朵,丝毫未融入诗人的生气。为写花而花,为写物而物,或者说只有眼前的“象”而没有诗人的“意”。须知,这种写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诗歌要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指、韵外之致的意境美,丰富而深邃,朦朧而可感,蕴含着诗人独特深远的情意,令人品尝不尽,余味难以言表。
四、表现手法要突破“三性”
目前,我校《春芽》、《诗露》上收集的学生作品,有16万字之多。就现状而言:“作品虽多,精品却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多数学生不能突破“三性”:一是思维的惰性;二是表现手法的套路性;三是遣词造句的惯性。
所谓思维的惰性,即不认真思考,只采用那些摆在面前的物象,见啥说啥,语言平铺直白,缺少内涵,味同嚼蜡。其解决办法是“虚着点儿”。不要把内容写得太实。做到虚实兼顾,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如张教授曾写过一首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诗:“朱红斗拱豁眸新,鹤立鸡群冠插云。盛世中华大手笔,扬眉吐气壮国魂。”后经反复斟酌,觉得太实,人云亦云。后来考虑应从“虚”处落笔,尽可能“虚着点儿”,改为“朱红斗拱世人惊,鹤立鸡群引项鸣。盛世中华绘彩笔,浦江饱蘸绘龙腾。”这样,就在原来的基础提高一个档次。
“表现手法的套路性”,就是写诗时多用那些现成的成语,虽读起来流畅上口,符合规律,可就像是一些零件的拼装,毫无新意。在这种情况下,到不妨用语“弯一点儿”。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凡做人应直,而作诗文应曲。”以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为例:“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外出久归的人,在接近到达故乡碰到故乡来的人时,应该是迫切向来人打听故乡的情况。一般人会用“急切问来人”一句来表达其复杂的心情。表面上看有悖常理,细想却在情理当中。故意把想直说的话拐了一个弯,其韵味就深长得多了。
总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法要临帖,诗词创作也要“临帖”,多读前人的好诗,学习他们的词汇、句式、章法等,多多临摹,增加诗词创作的书卷气。“三年两句得,一吟泪双流。”花大力气修改,就一定能情景交融,更圆润,更新鲜,才能写出更多的诗词精品来。
以上只是谈了格律诗中的绝句和律诗的修改技巧和方法,对于排律的写作和修改难度要大些,不在这里的研究范围。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