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邓荣廷
摘要: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要求师生互动,共同创设更加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形成更多的智慧解读。学生在文本解读时常散射出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各种有利资源,让课堂充满探索的兴奋,让学生获得更透彻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达到启智发慧的有效教学目的。
关键词: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 预设与生成 教师 文本
中国分类号:G633.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生成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一、营造和谐 “生态环境”,使学生敢“动”
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需要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尊重。
教育家赞科夫曾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扬弃“师道尊严”旧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教师首先要舍得感情投资,不吝惜赞赏。我曾示范执教《夸父逐日》一文,当讨论“你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这件事”时,有学生认为夸父的行为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我不但没有断然否定他的看法,而且表扬他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举动,然后启发学生从“神话故事”这一角度认识“夸父逐日”的积极意义所在,既肯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理解了神话的特点。其次,教师还要学会“幽默”。在教学《口技》一文时,一学生把“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股”解释为“屁股”(书上有注),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引导全班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是、或、去、亡、博士”等词,并风趣地说:“读古文要注意一些古今异义词,若今后哪位同学再把古文中的‘股解释为‘屁股 ,我可要打你的屁股了。”(开玩笑),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知识。
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预设是对教学目标的精确把握,生成是对预设的充实、深入、拓展,生成是预设的具体化。教师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预设既要深入各种细节,又要高度概括为两三个教学大目标。預设的详尽是为了有效地应对课堂意外,生成的自然是为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解读。预设与生成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处理好了应该会相得益彰,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个问题,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其关键两点是:
教学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构建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新课标认为板块说(只设计几个板块,不预设细节)就是给生成留足空间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设计教学过程往往丝丝入扣,环环相接,追求精致完美,滴水不漏。而从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应该向“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板块型”教学设计转变。在教学中可将教学分为若干板块,每个板块之间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板块之间可以随机自由调整。这样有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例在执教《春》一文时,我根据学情反馈,发现他们对课文内容很熟悉,上课时,我及时作出调整,把“字词教学”板块挪后,把“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板块舍去,直奔重点板块,进行品读赏读的学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欣赏课文,品味课文,使他们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当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有新知火花的迸发,毋需赘述,这些火花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生成!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动态生成中的能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宽广得比学校教学大纲大得多的时候,教师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教育能手。所以,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只有当教师占领文本解读的制高点,我们才能灵活地驾驭课堂上的那些“意外的精彩”,曲径通幽,使学生产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冲动,才能让学生获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欣悦。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我们教师首先要读懂文本。读懂文本是动态生成的根本,动态生成是建立在读懂文本基础上的。读懂文本,不仅需要我们教师真切理解文本中的词、句、语、修、逻、文之妙,更要深入领悟文本中蕴含着的情、理、意、趣。深入解读文本,才能体悟到文本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趣。本人公开课执教《故乡》时,抛出“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篇小说”,在本人的预设中是个“变”字。可是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论,不同意“变”字,学生的理由是小说结尾讲到“路”的深意,结合全文,应该用“路”字。本人追问“怎么用这个路字统括全文,究竟文中写了些什么路”。学生受到鼓励,七嘴八舌说有闰土衰败的路、杨二嫂堕落的路、故乡破落的路、“我”离开故乡的路。学生的分析综合导致这篇小说的主题变成了“故乡的人没有出路了,故乡也就没有出路了;我离开故乡是想找一条新路,但这条路真的不知道在哪儿,可我相信路是有的,只要人肯去走。”学生对《故乡》的解读深入到文本深处,视角独特,讲得很有道理,远胜于教参。本人极口赞叹他们的探索。
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处理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充满活力!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的主体真正得到尊重,师生多边互动才能真正展开,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 陈青青: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之浅思[J]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