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孙永胜

【摘要】思维的发展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中发展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是很关键的。数学的计算、应试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拥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是我们学数学的目标和学习的重点。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重视与发展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学会思考,对发展学生思维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着重从开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几个方面,谈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正文】小学生开始接触数学,培养的不是只是他的计算能力,应试能力,还有严谨的思维逻辑,以及多角度、多层次、纵深发展的思维能力。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让学生会听,还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而思之,思而知之,知而明之,思考会让学生们的思维越来越灵活,会让他们的大脑越来越智慧,也会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越来越敏锐。

可惜的是,走进现在数学课堂,老师们除了忙着让学生快乐学习,再就是努力营造情景,有意无意地运用多媒体,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关注的甚少。有些数学老师认为,数学只要学生们会用,并且能考好成绩,就证明他们学好了数学。其实不然,真正学好数学的或许不是成绩,而是会思考,会研究,会提出不同的问题。鉴于此,我借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来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老师们交流:

第一、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开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与改革,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应该掌课改的节奏与内容,在教学中和学生们一起走近数学,了解数学。众所周知,数学和语文一样是我们生活中最最常用的一种基础知识,其实从孩子呓呀学语,父母就把着指头让孩子认数,可见,数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但是学而不思,对小学生来说,就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他们觉得不思考是正常,是应该,天天思考,就说明题太难太怪。为了让学生们学会思考,主动去思考,我在讲课的时候,尽量把一些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容易接受,比如我在讲年月日时,是这样讲的:《年、月、日》一课中,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可以设计成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探索。如:教学生如何判断平年、闰年时,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填二月份天数的特征表,让学生去探秘,去发现,“为何要加4”,学生根据老师设置进行思考,就会理解闰年与4的关系。

第二,在课堂上巧提问,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习惯。

小学生的思维是飘忽不定的,是深藏在内心深处,不易被发觉的。如果老师不去发现,不去引导他们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开启,永远都是封闭的、笨笨的,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多的传授解题思路与方法,在讲题的过程中又无形把他们的思维引向一个被老师潜意识了的思维模式,这样对小学生思维形成与发展是没有多大好处的。小学生的思维就像一扇紧闭的门,老师要做的就是想法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的钥匙,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维上课。然后,老师再循序渐进,设计层层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思考的动机,形成思维习惯。

为了让小学生形成一个思维习惯,我在课堂上总是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又需要多思考的问题。比如,在学面积的时候,我就给同学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兔妈妈准备在一块空地上用篱笆围一块面积是20平方米的菜地。同学们看看兔妈妈的孩子们小灰兔、小白兔、小黑兔是怎么给妈妈出谋划策的。

小灰兔说:“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0×1=20,我们围一块长20米,宽1米的菜地吧。”

小白兔接着说:“10×2还等于20呢,我看还是应该围一块长10米,宽2米的菜地,面积也正好是20平方米。”

小黑兔思考良久,胸有成竹地说:“你们想的都是长方形的菜地,我知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因为5×5,我看还是围一块边长是5米的正方形菜地吧!”

兔妈妈说:“你们围成的菜地的面积都是20平方米,那么我们看谁围的菜地用的篱笆最少,就按谁的方法围菜地。”这时我就问学生,你们帮兔妈妈算算谁用的篱笆最少?

有的同学说:“小灰兔的是:(20+1)×2=42(米)。”

有的同学说:“小白兔的是(10+2)×2=24(米)。”

还有的同学说:“小黑兔的篱笆长度是5×5=20(米),用的篱笆最少。”

這样学生带着兴趣,经过思考帮兔妈妈解决了问题的同时,开启了思维,从另一方面学习了面积的知识点。

三、在平时教学中,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只是开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习惯还远远不够,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发展小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预习中、复习中都要随时提醒让学生勤于动笔、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实际操作以及做习题的方法,形成思维逻辑上的严密性。让学生会动手去做,开口会说,动脑会想。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总是要通过问题来培养与发现。我在学习研究小学生数学的教学时,发现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生乘法的意义一课时,她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加法:9+9+9+5+9=?她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有的学生说:9×4+5的方法,而有的学生说出了另一种方法:9×5-4的方法解。这就是学生的思维,你给出同样的问题,却有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不一样的过程。有的过程简单、明了,一下子就能达到结果,有些方法过程繁锁、冗长,虽然结果也是对,可是过程不简洁。其实第二个学生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紧接着他的思维又进行了激烈的论证发现: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像这样思维真是非常有趣和可贵的,他是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去挖掘,去发现这样的思维,让学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并且创造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他们的思维培养是大有帮助,这也是我们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思考与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伍利民 《思维的激发、激活与激励》 山东教育 1999年5月

2. 徐菊华 《依据教材、突出重点、发展思维》 湖北教育 1999年5月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