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小数课堂教学现象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4-06-03

刘先清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下面笔者列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分别加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自主学习放任自流,应寻求“平衡支点”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目前一些数学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一位教师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创设情境后问: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生A:15-10+1=6;生B:10-9=1,1+5=6;生C:因为9+6=15,所以15-9=6;生D:9=5+4,5-5=0,10-4=6。……

随后教师让学生们回答自己喜欢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

上述教学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 教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

教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人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应注重实用高效

“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學方式的青睐。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

一位教师在进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时,首先呈现了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案例中的教师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对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让学生做好合作准备,明确合作目标,形成合作机制。

三、探究学习过度滥用,应把握探究时机

“探究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但是,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把“探究”视为医治百病的良药,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自主拼摆图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你摆的什么图形?你摆一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你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一个一个累加的;有把几个相同加数合并成一个较大加数后再连加的;有直接用乘法计算的……

上述教学中,教师虽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究空间,学生的探究是自主的,但教师没有把握重点,而是随意探究,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探究乘法的意义时时间的相对不足,必然导致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难以落实和完成,学生的数学探究失去了意义。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只应该在学生的疑难处,在问题的关键处,在知识的转换处组织学生探究。适时抓住学生的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环节。

四、整合资源本末倒置,应追求和谐统一

如今的数学课, 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链接。但是,有的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生活味”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数学味”。

一位教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后,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 该活动只注重外在表现方式,过分形式化、绝对化,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五、评价学生一味表扬,应倡导多元客观

教学中,部分教师狭隘地理解课堂评价,将评价等同于表扬,将尊重等同于迁就,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只要学生发了言,不是说“好极了”,就是说“棒极了,很聪明,你真行……”其实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

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上,评价主体需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应鼓励社会及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确切地说,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政府部门、专业的研究机构等皆是评价的主体。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还能促进他们通过参与、交流乃至自我评价,主动地、客观地检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改进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