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彭梅玲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乃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在当前国内小学语文现代教学模式下由于对现代教学模式的理解、把握不够,也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又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思维模式有关,因此,厘清二者的关系,纠正这一认识偏差,必将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现代教学模式下的形式主义及其表现
毫无疑问,新课标的实施和要求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规律,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在这种情形下,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在中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被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热捧和奉行的教学方法,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少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完全按照小组活动、讨论的形式进行,表面上热闹非常,小学生表现踊跃,能够积极发言,但实则是课堂秩序的失控。
一是教师的问题设计及评价无法适应小学生的思考和结论,不能灵活、客观地给出富于启发性的评判,在思想深处,还处处抱着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的教师权威心态,从而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激发,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开国大典》的文章,有的老师在经过学生小组讨论之后,试图引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思考,于是问学生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有的小学生回答按时间先后顺序,有的回答按事情发展顺序,老师听后却都予以否定,并告诉他们是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这种显而易见作出的草率回答,除了与老师自身因素有关外,还与他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消极思维模式有关,即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书上的所谓标准答案而没有经过自己可以思考的大脑,把教学参考资料奉为圣经;二是学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形式在具体小学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主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为体现自己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获得领导、同行认可,或者仅仅因为某种功利目的,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最好的教学,于是,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旗帜下,把设计课堂学生活动列为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只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所有问题都寄希望于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却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造成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如,有的学生利用群龙无首、教师无法有效监管之机,开始聊天、说话,甚至做其它一些活动,影响整个小组、乃至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要想有效解决以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抓住教育教学的实质,而不是拘谨于教学形式的所谓传统与现代,处理好教与学这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关系。
二、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思维是杜绝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形式主义的必由之路
当我们把某事物归结为形式主义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的形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它的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果不能从传统教学模式思维中解放出来,片面、机械地套用、甚至滥用一些现代教学方法,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如合作、探究式學习、自主学习等,则不但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本身是一种伤害。在现实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有不少是那些采用了所谓现代教学模式、学生活动多的课程和教师,后来的教学效果评价情况却反倒不理想。这一方面说明了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标准是否科学、客观的问题,但另外一点也不可否认,在相同的教学评价机制下,那些所谓采用了现代教学模式的课程或教师并没有收到与之相称的教学效果和普遍认可。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广大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的认识,增加了他们的困惑和不解,也在客观上损害了现代教学模式的生命力。实际上,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看,这种情形并不是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现代教学方法所致,而是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思维的束缚,进而没有科学使用这种方法,所以,摒除小学语文课堂上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还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才能焕发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勃勃生机。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