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言审美教育初探

时间:2024-06-03

施鸿民

摘 要: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作品更是美的结晶。语文课应当既传授知识又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可以说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这里,我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作一番探索:(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美感;(2)控制尺度,感受和谐,享受美感;(3)品味语言,感触意蕴,深化美感。

关键词:审美教育;情境;尺度;语言

大千世界,万物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美总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而文学作品则是美的结晶,比如阅读文学作品,甚至浏览消遣,总离不开文学作品艺术美的熏陶。可以说,艺术的美感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高明的作者在作品中从不把话说尽道绝,而是让欣赏者自己去咀嚼、品味、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聚集于大量文学作品的语文读本,待学生去咀嚼、品味、想象的文学宝库是多么丰实。生动的人物、传神的语言、飘逸的意境无不在昭示着美:或刚或柔,或庄或谐,或悲或喜。而要让学生享受到这种美,又使再创造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质的提高。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需要做一番艰辛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美感

感知是赏美的基础,而兴趣则是感知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崇高的美好向往。教师的情境设计,往往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美感。如《散步》主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中体会亲情,因此在导入时我动情地讲道:“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大学一位女同学谈她高三落榜后补习的苦楚感受。她说那一段时间可能是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然而,在那些暗淡无光的日子里,却是一盏普普通通的灯光,鼓舞着她咬紧牙关,获得成功,那是她母亲每晚为放晚学的女儿留着一盏明灯。我们的日子总归平淡如水,但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中总是包含着浓浓的爱意: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青年作家莫怀戚是如何把与家人散步这一平凡小事写得生动而又富于内涵的。”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欣赏课文的兴趣,尽快引导学生感知课文。

另外,课文篇幅短小,语言华美,情感丰富而意境深远的作品还可以运用配乐朗读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激起他们心灵中爱美的兴趣。省教坛新秀计欣华的一堂《炊烟》给我印象很深。在用《山行》一诗导入后,她让学生对照课文欣赏配乐朗读,背景音乐是学生熟悉的萨克斯吹奏的《回家》,配以教师饱含感情的朗读,学生一个个陶醉在美的旋律中。结束后,问学生有何感受,学生纷纷回答:“很美!”“我找到了回家的感觉!”这足以说明配乐朗读已达到激起学生赏美兴趣的目的,并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感受。

二、控制尺度,感受和谐,享受美感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就是“和谐”。它除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还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的和谐等,为了达到这样的一种和谐,教学中需要一定的尺度,如训练的松紧、问题的深浅、教师的语言等。可以说,只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控制尺度,课才有美感,学生才有美的享受。

训练的松紧是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郭沫若曾说:“宇宙内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有节奏在里面流淌着。”在课堂教学中,训练的松紧就构成一种节奏的尺度,一堂课应有张有弛、有松有紧。讲课时重点、难点、特点要敲重锤。仔细讲,切实际,让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都处于亢奋的积极状态,体现一个“紧”字。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地方,则可让学生自己整理,并加以发挥,以体现一个“松”字,如初一《谈兴趣》一文,在理解了兴趣的重要性及怎样才能有兴趣这两个重点后,我让学生模仿书中“解数学难题”的例子谈一谈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于是,学生兴奋异常,纷纷举例,涉及语文、英语、自然、体育、绘画等各方面的问题,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达到了知识能力的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使学生在一堂课中松紧结合、有张有弛、快慢有序,从而相得益彰。

问题的深浅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提的过浅,学生无须动脑,谈不上什么收益;提深了,学生又会产生畏难情绪,思维受阻,也收不到什么好的效果。比较理想的提问是富有启发性和渐进性的。紧扣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阶梯,使学生逐渐登高。《岳阳楼记》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而要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清楚那些迁客骚人们如何“以物喜,以己悲”,有了这一铺垫对比,才能领会作者的胸怀和抱负。这一铺垫对比,恰恰也是启发和渐进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心理。

课堂中的美更能体现在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和谐上。有人说,课堂教学说到底是“教与学双方情感交相辉映的过程。”通过教师这一中介环节,让学生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华师大附中张颖老师的课对我启发很大。她执教《荷塘月色》没有单纯地叙述这篇课文如何的美,而是在学生预習的基础上,写初步阅读的感受,然后挑出几篇批评课文的文章,征得学生同意后,念给大家听,这样就创造了一种民主的氛围。她也没有直接批评这些学生的见解,而是通过让学生欣赏朗读,分析词句,自然地体会到课文的美,最后让学生谈谈读后感,这就是学生一起进入了审美的世界,而不是都包办代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是一个关键。曾有教师教学《宇宙里有什么》,有的学生提出问题:“课文中‘万万是什么意思?”马上有学生讥笑道:“这都不知道,‘万万就是‘亿嘛。”提问题的学生一脸羞愧,深深地低下头,教师抓住契机,巧妙地问道:“‘万万就是‘亿,课文中作者为什么不干脆写‘亿呢?”学生都陷入了思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到一个新的知识:“量词的重叠有强调数量多”的意思。学生才恍然大悟。如果教师到这里就戛然而止,那还算不得高明。妙就妙在教师又进一步问大家:“刚才发现这一问题的是谁啊?”于是同学们都向提问题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位学生的神态也从羞愧转化成自豪,多美的课堂艺术啊!教师的引导点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美,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情感的美。

三、品味语言,感触意蕴,深化美感

如何进行深层的审美接受?中国诗学提出“玩味”说。读者读诗,若要解得诗中真意,就需仔细玩味,即由“言”而探“意”,由显而索隐。只有经过“玩味”,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和领悟。如《珍珠鸟》中描写小珍珠鸟动作的词,如“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小鸟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这个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觉了。”让学生比较一“探”一“挨”一“趴”,有何不可?学生讨论明确:“探”表现出小鸟既胆怯又好奇的心理;“挨”写出小珍珠鸟慢慢亲近“我”但又不是完全放心的心理;“趴”则表现出小鸟既我完全信赖的心理。最后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感受这一美好的境界。

这样的品位是一种深度的审美期待行为,它是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意味的洞照和发掘。它要求读者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才能享受到语文中的美,我所说的初步探索,亦仅此而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