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书山有路“真读”为径

时间:2024-06-03

陈晓庆

摘 要:随着人教版语文新教材的使用,初中生的名著阅读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初中生每一个学期要完成6部名著的阅读。其中两部为名著导读,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另外四部为自读推荐。课外名著阅读已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效率,也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名著阅读效率;语文核心素养

原国家总督学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平庸的,没有智慧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肯定是一个呆板的沉滞的只会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可见,阅读对于学生个体、民族和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效率呢?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教师要改变观念,重视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和名著阅读教学指导

顾之川教授曾说:“语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阅读熏陶出来的。”所以,在平时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名著。根据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每个学期的名著导读都有相对应的读书方法的指导。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内容为:《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而七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内容为:《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和《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内容,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有效的读书方法指导,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本学期的《骆驼祥子》的读书方法是圈点与批注,笔者上完读书方法指导课之后,学生较之以前的阅读,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文中的人物形象感受更加全面,对于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了解也更为深刻。有部分学生,甚至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一个人或者是评价一个社会现象。同时,新教材每一个学期都有四部自读推荐的名著,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践行读书方法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又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都给我们教师重视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和名著阅读教学指导提供了有利条件。

阅读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能享受不一样的快乐,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育所追求的,也是当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之一。

二、给予学生时间上的保证

对于中学生来说,繁重的学业负担,势必会造成时间上的紧张。要有效地让学生真正读完一本书,必须要有时间上的保证。而时间,只可能来自语文课和课外时间。所以,顾之川教授说:“教师可以把语文课‘让出来一些,全班同读一本书,专门供学生阅读、研究、探讨、展示。”这样,学生的阅读所得也就可以与同学进行分享。另外,在布置周末家庭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将名著阅读内容结合进去。对于广大寄宿制学校来讲,晚自习也可以利用。只有时间有所保证,学生的名著阅读才可能做到真正地阅读而不是敷衍了事。

三、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对于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平时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加之一些学校任务,早已把教师的时间瓜分得一干二净。但是,要真正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效率,教师必须“下水”阅读,跟学生一起读。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师自身阅读储备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不管我们如何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都不如跟学生们一起读。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定能激发出来,从而为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借助互联网,拉近学生与名著的距离

现在的中学生对于名著所写的内容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总存在着一定的时代距离。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辅助资料,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名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让学生去查找作者生平、著作创作的背景和其他名家对该名著的评论。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读沈从文所写的《湘行散记》时,就先上网查阅了沈从文先生的相关生平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并给予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沈從文先生及《湘行散记》,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为之后学生对《湘行散记》的有效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学生曾在读完《湘行散记》之后,写下这样的文字:“对于生活在辰河边的水手来说,他们即使生活在社会底层,每天都用生命作为赌注,但他们仍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并认真地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如果学生在阅读之前,没有对沈从文和其作品有所了解,很难想象学生会有这样的阅读感受,而这样的感受正是语文核心素养所要求的。

五、开展阅读展示课,为学生提供分享阅读感受的平台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在语文素养上存在的差异性,学生对同一部名著和同一个主人公的阅读感受都会有所不同。正如英国谚语所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开展阅读展示课,为学生提供一个分享阅读感受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交流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个性化的感受与同学分享,引发学生之间思想上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文本,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效率,并引发学生对名著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本学期,笔者曾经开展了一次《骆驼祥子》的阅读展示课,并以“我眼中的”作为本堂展示课的主题。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结合相关情节,写下自己对《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的感受。经过课前的精心准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超出了笔者的预设。有学生对虎妞的形象进行以下评述:“虎妞,以为祥子是自己的幸福所在,因而她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了祥子,谁知,这是她厄运的开始。最终,她用假孕赢得了所谓的幸福,却因为难产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有些事看上去很美好,但结果却很难预料。”还有学生对祥子的形象有这样的评价:“祥子的命运悲剧,可以说是时代所造成的。但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他身上的性格缺陷和小私有者的狭隘性,感觉他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变化发展。因而他成了社会发展的淘汰者。悲剧命运,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人物形象评价,大大超出了笔者对学生阅读所得的预设。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体现了阅读即思考的理念。

六、完善阅读的检查机制

对于当下的初中生来说,真正自觉地去认真读名著,仍存在诸多不利的因素。所以建立有效的检查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阅读摘记本,要求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好词好句和心得,写在摘记本上,方便老师对学生阅读进度的了解。还有,教师可以根据名著中的内容,编写试题并进行检测,一方面借此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对于优胜者给予一定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效率。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从来都只有一条。而文学名著所涉及的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名著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名著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效率,为他们的幸福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期待我们的学生能做到“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顾之川.考试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

2.语文课程标准(2013版).

3.王意如.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下骆宅初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