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成功点燃学生创作的激情

时间:2024-06-03

张晶

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受到老师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未必重视了就能做得好——中学生作文评价如何写,这确实是一个让语文教师为难的问题。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一贯如此,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有时教师即使精改详改,学生拿到后也只是用眼睛瞥一下成绩就丢到一边去了。而那些“作文难,刮肚又搜肠”“作文难,作文难,为写作文魂欲断”还是成了学生的口头禅。为什么学生对着作文竟如此苦恼呢?那是什么扼杀了学生的自信?仔细思量,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的作文评价过于简单和严厉,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磨蚀了学生的自信心。因而,实施激励性评价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学生害怕作文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谓作文评价,就是对学生习作的价值做出评定。一个好的评价,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而一个否定性的、批判性的或不恰当的评价,则会使学生从此灰心丧气,甚至对写作产生排斥心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在作文评价方式上做了初步改进,也收到了显著成效。通过实践,我认为: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对学生的习作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消除学生的失败感,树立成功感,对建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有明显的收效。

一、以欣赏的目光看学生的习作

作文是一项难度最大的语文综合性训练。孩子交上习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把握尺度,扎实训练。可是,不少教师还是用老眼光居高临下看孩子的习作,把分数压得低低的,好像少给分数就是“要求严、水平高”。有的老师用“优、良、中、差”下评定,获“优”的学生寥寥无几,激励评价成为极少数学生的专利品,大多数学生在“写作基础太差,要多下苦功夫”之类的否定性评价中失去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最深刻的禀赋就是赏识的渴望。写了作文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是学生写作的近景性动机,也是直接动力之一。”激励性评价就是要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帮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因此,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以欣赏的目光看学生的习作。在充当读者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孩子的朋友和知音,热情地、富有同情心地细读学生的作品,尊重他们的劳动,照顾他们的情感,善于发现习作中的“亮点”,无论思想、取材、布局、表达、情感还是态度,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达到激励成功的目的。

二、用激励的语言写习作的评语

写评语是作文评价的重要环节,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可有的老师把评语当成宣泄情感的工具,把写不好作文的怨气发泄到孩子的身上,用“这么马虎,能写好作文吗”这类“批评性”评语来“教育”学生,学生作文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其实,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评价,激励的语言都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使之成为克服困难和发奋进取的动力。评价时,教师要从鼓励学生进取为出发点,以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为准则,针对学生的实际,用多把尺子衡量,用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写评语。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可用“欣赏激励式”评语,如“书写如此工整,表达如此流畅,感受如此深刻,你的写作态度与语言基本功告诉老师:你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小作家”。对问题较为突出的习作,我们可用“肯定提示式”评语,如《新型电话》的评语:“能把新型电话的特点和用途写得那么具体,说明你是个善观察、有毅力的孩子,如果能换个直截了当的开头,这篇习作就更棒了”。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用“鼓励提高式”评语,如“在你眼中,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你对学校的爱,如能按顺序来写,使习作的脉络更清楚,这首校园赞歌会更动听”。评语改革后,学生爱读评语,爱写作文了。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每次发下作文,我就兴奋地、一次又一次地读老师的评语,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写作的勇气,是我写作的动力。”实践证明:激励性评语对儿童写作产生的作用是深远的。

三、用“肯定评价”给习作下评定

以往给学生习作的评定基本是单一的评分制,孩子看了分数就算完事,大多数孩子只能在传统的评价中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久而久之,写作的畏惧感就会产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调整了思路,以激励成功为评价目标,强调不管多差的习作,只要态度认真,总能找出“亮点”,哪怕是初步的成功。因此,我们用“_____成功”作侧面评定。如:参与成功、选材成功、表达成功、观察成功、开头成功、修改成功等。把“等级评价”改为“星级评价”,达到基本要求或进步要求的都是三星级作文,“超级作文”我们用“四星级”或“五星级”奖励,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作“二次评价”。学生兴趣盎然,不断争取“上等级”。这样,作文过程变成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达到了以“小成功”激励“大成功”的目的。

四、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1.多做多批,略批为主,尽量少改

我们知道,每一位语文教师感到负担最重的恐怕是对作文的批改了。往往要静下心来,消磨掉二至三天的课余时间,而且多数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那么一学期这么多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如何能精耕细作过来呢?况且,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要使学生自主作文,其中保持其写作的积极性是前提。况且,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或对作文的批改不应是整个作文教学最后一道工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的加油站,为学生二次作文,重新地更好地写作服务。为此,对于多布置、快速完成的习作,可以略批为主,尽量保持学生习作的“原汁原味”,以保持在多做多批下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

学生当堂完成的半成品,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并能对之做出评价。另外,对于快速完成的文章,尽量要采取分层批改,尽量面批,而且要及时对作文中的后进生给予鼓励。在分层面批中,应及时肯定中等及以下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可取之处,要毫不吝惜把“优”奖给作文中有亮点的中差生,同时对于基础较好同学要防止他们固步自封,对于他们作文要严格要求。新《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指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在分层批改、尽量面批中,要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和自己过去的比较中看到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也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要被别人超越的压力,促使自己去努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积极平衡”。这不失为一种作文教育新价值判断的举措。

五、关于二次评价与多主评价

新课程强调的是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不只是为了给学生的习作水平下判断,更重要的是找出习作存在的问题,给学生反馈的信息,使他们在修改中提高,并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我们改变过去一次性评定的做法,让学生在获得第一次习作评定后可以通过一次或几次的修改获得进一步成功,经过认真修改,得到更高的评价,特别是对写作态度的高度评价,培养了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和良好的修改习惯。

多主评价指变过去唯一的教师评价为多主体评价的做法。我们课堂上拟定评价标准,强化自评、互评训练。在设计独特的《学生成功作文》本里,设有“自己的话”“同学的话”“家长的话”“老师的话”,这样,孩子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激励和更多的建议,大大增强了他们完成习作的信心和动力,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更多地与他人分享写作的乐趣。

六、以从宽的尺度帮助学生进步

我始终认为,对学生习作的教学首先要重视的是让他乐于写作,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增强孩子们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一开始就觉得作文如同平时说话一样并不难,消除作文难的心理障碍。在作文的评价标准上宜遵循螺旋上升的规律,把握好各学段的写作评价标准,不宜太严。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里的前提是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各学段的目标,不宜拔高要求而让学生望而却步或望而生畏。在作文评价的等级评定中,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正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习作的自信心。我想,教师在评定等级时一定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告诫:“在任何时候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有些老师故意给一些调皮鬼或作业不认真的同学打不及格的分数来刺激他们,这样久而久之适得其反,并没有通过评价发挥其激励作用与促进发展的功能。在习作评语的撰写中宜以鼓励为主,肯定闪光点为主,也允许教师诚恳友善地指出习作中的不足。其实老师给学生写评语就是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要真诚、民主、友善,尊重学生,评语的写作力求个性化,不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评价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以贴近儿童心灵的语言去点燃他,让这些星星火炬燃烧得更旺,让孩子们的童心放飞,让孩子们的童性得到真正张扬,让作文的园地真正百花齐放。中学作文教学的激励评价体现了新课程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着眼发展、注重过程的理念,使评价成为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激励成功的手段。

总之,中学作文教学的激励评价体现了新课程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着眼发展、注重过程的理念,使评价成为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激励成功的手段。作文的批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实践证明:实施激励评价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生写作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外国语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