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研究

时间:2024-06-03

李桂珠

摘 要:小学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各项能力容易受到影响,教师应当在生活和学习中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为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责任感;小学生;培养措施

一、小学生具备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责任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社会、国家也有着重要意义,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责任感是日常行为和学习的基石。责任意识强烈的学生通常都会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和同学配合,准确完成学校交付的任务,回家后也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结意识、整体意识、孝心等优秀品质,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若人们没有责任感,整个国家就不会发展。工作中很多岗位要求具有责任心,用自身的努力为国家作出贡献,若只是嘴上说说,或者损害国家利益,都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会导致重大损失。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义重大。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感恩教育是学生责任感的核心

培养学生对父母、家庭的感恩之情是教育的关键,学生要感恩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有报恩父母的责任意识,这样才会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约束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责任感。教师应该和家长加强联系,督促家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饭后自觉收拾碗筷并承担洗碗筷、擦桌子等家务活,教育学生感知父母的辛苦,多帮父母做家务,如扫地、浇花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爱心的重要渠道。

2.加强责任教育活动

小学生更喜欢集体活动或者外出活动,学校应该有目的地经常举办各类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例如,举办“今天我当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父母的辛苦,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实行班长轮值制,让学生在做班长的过程中形成责任意识及整体协调意识。教师要为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安排好适当的职责,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和团结意识;学校可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爱护环境、植树造林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环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地去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提高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在课后和业余时间,教师带领学生为清洁工送爱心,感知清洁工的辛苦,提高自我管理、自我责任意识。

3.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责任重大,只有做好表率才有能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措施。例如,做操的时候教师要将广播操动作做规范,才能教育学生规范动作;在学校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家长要自觉地做好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同时教师在学校中也应自觉做好自身的工作,以身为例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在鼓励中增强责任感

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的提升应当做出适时鼓励,不论是物质奖励还是言语上的鼓励,都要及时做好。小学生喜欢鼓励,当他们小小的负责任行为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夸奖后,他们便会瞬间在脑海中形成责任意识,也会在这夸奖中不断提升,这样做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如某个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但在某一天准时上学,教师就可以记录下来在班级中进行口头表扬;值日中,学生做好分配的工作后帮助其他同学,教师也应该记录并表扬。累计一周后,对相应的学生进行做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

三、结束语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应该将这一原则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在和学校、家长协商好后,不断地创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教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与家长相互督促、交流,利用所有的资源和办法,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通力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有责任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魁.班级管理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2014(35):25.

[2]韦琼芬.浅谈中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5-6.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