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德育教育中试行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的方法

时间:2024-06-03

柴红艳

摘 要:一直以来,德育都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保证学生能够正确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提供了一些有益于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促进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德育教育;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方法

一、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的概念

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是指在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考虑不同層次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按步骤向着目标分层递进。

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在德育领域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中国教育现状的不同发展。当今时代,德育教育迎来了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学生的思想状态、多元文化背景等,都让他们有更多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德育需要尽可能地唤起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认可,从而能够提升是非观、道德感等。

二、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的方法

1.学生分层

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的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分层。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方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更加精准的德育教学。

为了使德育效果更加明显,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分析方式和步骤进行更加严格的把控。第一种方法是按照学生目前的状态来确定他们在德育中的不同位置进行分层,第二种方法是按照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分层。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在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将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意愿。

2.目标分层

将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知道自己所能够达到的水平。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的目标也是这样,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德育的乐趣,享受到德育的果实,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目标进行德育教育。

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个人素质以及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都不同,但是都有一个最近的发展区域,教师要帮助学生达到发展区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建立一个预期目标,并且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与他们个人能力相匹配的目标,这样既能够进行德育教育,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德育的学习兴趣。

3.引导分层

引导分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德育的教育方向改变了以往单向式的教育交流方式,凸显了德育的主动性,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加入了更多的实践,改变了以往教育一锅端的方式,转向以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前提。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层,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从而实现从传统的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到学生自己引导自己。比如,对于道德感知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观察社会实践中的方方面面,提升自己对于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感触;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造性学习的活动中去,对德育知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解读,从而在无形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德育水平。

4.评价分层

从评级层面上来说,要敢于突破以往的教学评价体制,实行评价分层。

首先,要建立一个多角度评价机制。相关研究证明,素质教育是由横面的经验领域与纵面的心理操作交错构成的。从经验领域来看,素质教育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从心理领域来看,主要包含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德育则横跨横向与纵向领域。因此,素质教育的评价构成也能够适用于德育领域。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分别横向考查学生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和结果,也可以纵向考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德育关系和结果,以此得出的评价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

其次,要坚持日常评价和持续发展评价两者结合的方式。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于社会道德、荣誉感、责任感等方面的感知和认知,通过教育手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常规的评价机制。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发展的评价方式,来检测德育教育的预期计划是否实现,以此检验教育目的是否能够准确实现,最后让教师实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

三、总结

在德育中试行分层递进目标教育法,能够有效改善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中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想法,真正实现用心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美)布鲁柏克.教育问题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3]沈伟萍.从活动走向课程——构建实施德育活动课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2).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