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通过绘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4-06-03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前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师,同样也离不开教师适应学生实际需求而采取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关键词:绘画;创新能力;中职生

一位科学家说过:我们在学习时更重要的不是学习表面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力。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思维,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疏导、鼓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着重理解、领悟、实施、合作。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通过绘画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一、通过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引导其创新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内在动因。积极高效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之变为永久性的习惯尤为重要,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的内在规律。比如,在图案课设计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少数民族彝族的服饰,向学生讲解服饰上图案的组成、色彩的搭配、花纹的组织结构以及花纹的独特性,给学生讲解具体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骨式结构。让学生在临摹图案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创作题目:利用部分彝族服饰花纹给班级设计T恤班服,要求设计胸前和衣领的花纹图案,胸前设计单独纹样,袖子边设计二方连续,图案要有彝族服饰花纹的造型特点和色彩特点。学生特别高兴,他们非常仔细地观察彝族服饰花纹造型,先进行临摹,不但感受到了原有图案的美感,还进行了愉快的创编,达到了预先的上课目的。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创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为以后的设计、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挖掘学生的想象、联想与再造想象能力,使其发展成为创新动力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以及它的描述和指示,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简笔画创编课上,教师给出的题目是“美丽的家园”,同时向学生出示一只蜜蜂、一棵向日葵,要求画面要有多只蜜蜂在向日葵园采蜜的情景。这里涉及蜜蜂和向日葵的各种姿态,但教师只给了一只蜜蜂、一颗向日葵的造型,其他的需要学生创作。教师要求的标准很高、比较复杂,会导致学生没有方向感,无从下手。这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蜜蜂的身体有特殊的造型就是水滴形,请学生一起回忆生活当中观察到的蜜蜂在空中飞行的姿态并发挥想象:有从上向下飞、从左的到右飞、绕圈飞,有的睡在花梗上、搂着花梗、坐在花瓣上,拿花瓣做的小花筐装蜂蜜等。另外,向日葵花头朝不同方向,还有不同大小,花梗有的弯、有的直。教师将学生表述出的形象画到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也画出不同的组合,加上合理的布局。这样就很能好地挖掘学生的想象、联想与再造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动手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三、通过临摹、欣赏优秀的作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充分增强创作欲望,调动创作兴趣。欣赏的作品可以是教师的、著名画家的、往届学哥学姐的作品。教师在选择作品时要注意其中的含义和价值。例如,欣赏著名儿童画家姜成安的《小鸡和小鸭》作品,其中表现了小鸡和小鸭两个好朋友在傍晚互相帮助到小河边打水的美丽场景。教师请学生欣赏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创编,要求场景和动物的位置、姿态不变,背景的树林变成春天的树林,两个小动物的形象换成两个小女孩并且手里拿着小树苗,同时也要有春天的景色伴有小花小草的造型。那么创编出来的作品名字就变为《植树节》《春天来了》,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教师已经讲解了作品的优秀之处,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所以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创编的状态。实践证明,通过欣赏、临摹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创编能力得到健康发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教育极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抓住,也可能适得其反。教师要积极地、有计划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专业技巧上,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形式上,都要用选择、探索、变革、创新的方法大胆尝试,转变教育观念。

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授课的同时,抓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的热点,积极发现契机,为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真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为带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张文(1967— ),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