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王雯雯
一位知名音乐人曾说:“我们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感来自于唐诗、宋词、元曲,来自于中华民族璀璨的思想文化,来自于浸染我们血液中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正是有了这些隽永、经典的民族文化,才形成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灵魂底色。这无一不影响着我们对于“天、地、人”三者的永恒思考与无尽追求,也影响着我们为人处世、格物致知的方式和准则。民族音乐是我们璀璨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笔者简要探讨民族音乐对于塑造学生审美观的重要意义。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情感。审美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与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审美观的属性,使得其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审美观的民族性
审美观具有民族性,学生容易在音乐文化氛围中感知和接受知识。如笔者曾教授两节课,其中一节是学习歌曲《小拜年》,音乐素材取自湖南地区的花鼓戏。虽然大部分学生不是湖南人,但学习《小拜年》的音乐曲谱,能明显觉察出他们对音乐知识吸收得特别快。因为学生从小能够听到各种中国风的音乐,其曲调基本是五声调式,歌词的写法也符合他们自幼学习的汉语语句结构和语言逻辑,符合他们心中的审美体验。
另一节课是《加伏特舞曲》的曲谱学习,授课的过程不如以往顺利。《加伏特舞曲》主要是一首小提琴曲,取自法国“加伏特”民间舞曲素材,其中有大量的附点、十六分音符以及欧洲舞曲的曲式结构。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音乐元素都比较陌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加伏特舞曲》的曲谱以及对音乐美的体验不如《小拜年》直观和简单。
人对外在事物的直接感知,通过视觉传递到大脑,再进行信息加工从而形成“知觉”。这样的“知觉”几乎是“下意识”的,也就是说从人开始有记忆起,一系列所知所感都会直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学生对容易了解、贴近日常学习生活的事物,能够快速领会、学习,并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应用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使其了解音乐之美,进而喜欢音乐。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素材,能满足这一需求。
通过这两节课的对比可以得出,学生对于熟悉的、本民族的音乐热情更高,学习起来也更加方便。所以,民族音乐对学生审美观的塑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塑造乐感,更能丰富学生“知觉”的多彩性,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二、审美观的时代性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审美特性。如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能够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雅乐”是美的乐曲,民间的音乐则为“靡靡之音”。
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内心所思、所想、所感,进而由小及大,延伸至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好的音乐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江南小调体现了江南吴侬软语的优雅与温柔;劳动号子体现了粗犷豪迈、坚实有力的劳动场景;山歌通常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记录,体现了各个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部《图兰朵》让世界知道了中国的民谣《茉莉花》,其由此流传,经久不衰,成为经典。笔者以为,审美观的时代性体现在时代的作品中,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的艺术作品呈现,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那些留下来且为人们口耳相传的音乐曲调成为经典,代表了那个时代特定时期下人们对理想、生活、生命的期许与理解。
三、审美观的共同性
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财富。人类对于美的感知相通,无论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我们听到贝多芬的《命运》都会迸发出与艰难困苦搏斗的热血;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中的主题乐段都会潸然泪下;听到《梁祝》都会感叹爱情的美好与遗憾;听到陕北的秦腔都会感受到苍茫大地上人们努力生活以及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些音乐作品无一不是作曲家本民族的音乐素材,正因为这样,作品才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
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怎能不为民族音乐之美所陶醉进而熏陶渐染?又怎能不使他们的审美观丰富多彩进而格调高雅?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只有最好的,才适合小孩子。”他的意思是最高品质的音乐素材是用母语演唱的民谣。民族音乐具有极富韵味的曲调特征,丰富多样的旋律走向,以及兼容并蓄的特性,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这对于丰富和塑造学生的审美观,使其心中充满“爱与美”的正能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乐之性灵以动人,乐之性善以感人,乐之性宽以怡人,乐之性容以悦人。推崇优秀的民族音乐对于丰富学生的审美观将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