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投资者与管理者视角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构建

时间:2024-04-24

姜 明

财务会计目标是指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最终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即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应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二是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同时并存。财务会计目标作为一种主观愿望,其实现范围,取决于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而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则取决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备程度,会计目标理论研究不仅要研究相关者的会计需求,还应考虑到会计本身的供给能力,可见,应在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基础上辩证认识会计目标:不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都是与一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决策有用观”目前在美国占主导地位,是同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企业运行机制分不开的。而我国在现阶段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目标是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兼顾“决策有用观”,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和资本市场逐渐成熟,我国财务会计目标趋向“决策有用观”,兼顾“受托责任观”。基于投资者与管理者的视角,笔者拟探讨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构建。

一、从投资者视角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

投资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含国有资本的投资者,也包括市场投资者。“决策有用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是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在这种环境下,股东和债权人虽仍关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他们更关注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如果将潜在的投资者纳入信息使用者范畴,财务报表的信息应能帮助其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这时,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是否进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如关于会计主体未来现金流动的时机、金额和不确定的信息,就成为会计报表的主要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在会计确认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在会计计量上,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主张在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多种计量属性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应尽量满足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典型特征是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运行。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者,也应是投资者,是特殊意义的投资者,与一般意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一样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有着共同的要求,也可能有特殊的要求,即保证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社会责任的完成情况等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目标定位由市场机制决定,会计信息应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助于其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

二、从管理者视角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

经济理性是基于自利原则的行为取向。斯密认为,经济理性表现为对得失和盈亏的正确计算。经济理性决定了人们需要一种技术在某种产权制度安排下确认和计量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计算经济利润,评价经济效用,报告相关的会计信息,考评多大程度上履行相关的社会经济责任,并决定经济利润的分配。通过“会计”可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各种成本费用支出)和目的(利润或者财富的最大化)充分联系起来,使得量化经济理性目标的实现程度成为可能。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主要是指满足管理者内部管理、经营决策和考核监督的需要。在企业内部,组织的核心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产品的成本耗费,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会计被用于满足企业内部人(如管理者)内部管理的需求。会计控制生产过程,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以求经济效果。

(特约编辑 王 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