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武义青 ,冷宣荣 ,田晶晶
(1.河北经贸大学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2.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河北省情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九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进入全面深化实施的新阶段。作为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是否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相关目标,产业链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未来在提升京津冀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合作的重点在哪里,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任务。按照集中疏解和分散疏解相结合的原则,北京市严格控制不符合“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定位的新增产业。2014 年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 000 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 000 个[1];2022 年,天津积极争取优质资源在津布局,共吸引京、冀投资额1 989.4 亿元,占全部引进内资的53.8%,2017 年以来累计吸纳京冀投资8 731.9 亿元。在新落地重大项目中,来自北京企业的投资达1 721 亿元[2]。2014 年以来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单位累计4.39 万个,其中近80%为北京转入[3]。通过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推荐入冀项目等活动,签约落地天津入冀项目总投资399.78 亿元[4]。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编制实施以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等20 多家央企子公司注册落地,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开工建设,中央企业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累计达140 余家。自2019 年,通过开展项目推介洽谈会,廊坊北三县累计签约北京项目120 余个,投资额达800 亿元[5]。截至2021 年,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签约项目160 个,总投资487 亿元,其中北京项目98 个,天津项目22 个。
按照京津冀印发的《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京津冀加强重点产业平台建设,构建了“2+4+46”产业新格局。其中,天津构建了“1+16”承接体系[6],并通过承接平台引进北京项目3 062 个,投资到位额4 482 亿元。河北重点打造了“1+5+4+33”承接平台体系。近年来,津冀打造了多个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示范区。河北衡水打造多个北京园和天津园,着力发展“飞地经济”[6]。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多式联运库、保税仓储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一批航空关联度比较高的产业项目落地[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典型代表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有高新技术企业1.1 万多家,2015 年北京中关村开始在京外设立创新中心,先后建立了京津(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京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中关村张家口(张北)云计算产业园、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园区或生产基地。目前,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 500 余家。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中,北京企业占1/3,其中科技型企业占40%。中关村在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中,通过发挥“智力引擎”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产业合作方面,京津冀三地协同推进规划共编、项目共享、企业互动,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促进产业对接、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目前,汽车、医药、装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产业合作有重大突破。2016 年工信部联合京津冀三地政府编发《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提出构建“五区五带五链”跨区域的产业链集群,包括大数据、智能装备、汽车、新能源装备和现代农业等集群[6]。
九年来,京津冀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以创新政策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首都科技创新券资金管理办法》等一批政策出台,有力地支持三地企业开展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2021 年,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指数为153。京津冀持续加大创新投入,2021 年,京津冀区域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 949.1 亿元,R&D 投入强度达到4.1%。从创新产出看,2022 年京津冀有效发明专利19.12 万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10 633.74 亿元。京津冀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1 117 家企业入选京津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 000 余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 年中全球独角兽榜》中,京津冀有95 家企业上榜,占中国上榜企业的比重超过3 成。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世界5 大科技集群中,北京排第三位。2022 年北京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居全国各城市之首[8]。2022 年天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6%,位居全国第三。吸纳北京技术合同2 256 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 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中2 770 家企业获创新能力“认证”。2022 年河北省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334 家,技术创新中心1 028 家,企业技术中心811 家[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 300 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 803 家、国家“小巨人”企业 135 家[10]。
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方面,文化产业发展迅猛,2021 年,北京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5 539 家,比2020 年增加368 家,收入合计17 563.8 亿元。北京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10%,稳居全国第一。规模以上文化独角兽企业42 家,实现营业收入4 813.9 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2%。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3 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2 个企业技术中心和8 个工业设计中心[11],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完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原创科技成果[8]。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天津在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布局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12]。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方面,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6.9%,2022 年突破2 100 万标准箱,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海铁联运量完成120.3 万标准箱,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40 条。中欧班列运量突破8 万标准箱,同比增幅超过50%。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天津口岸平行进口汽车占全国70%。在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方面,2022 年累计完成飞机租赁超2 000 架[7]。金融业增加值占比13.5%左右。相继推出一批国内金融创新产品[7]。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创新。河北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方面,先后投入工业转型升级(技改)专项资金1.38 亿元[4];新增上云企业1.2 万家,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到17.7%。2022 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6%[9]。在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方面,石家庄、唐山国家物流枢纽支撑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石家庄、唐山、雄安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投入运营,已有1 700 多家企业在线上服务平台备案,廊坊、沧州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A 级物流企业累计达到150 家[4]。2022 年开行中欧班列515 列。
2022 年3 月,随着冬残奥会的闭幕,京冀后奥运经济拉开帷幕。文旅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加快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拓展体育旅游消费新空间和产业链的举措,加快建设国家级体育产业园建设,开展“9+10”区域文化旅游合作交流活动,打造2022 年“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组织开展“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和“安可·北京——北京中轴线主题文化骑游等旅游活动。到2022 年,北京的冰雪体育产业总额达400 亿元。河北先后制定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规划》《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的意见》《北京2022 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后续利用总体方案》,加强冬奥遗产综合利用,加速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连续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活动,推出了包括“十佳精品体育赛事”“十佳体育旅游线路”等52 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22 年,河北省体育局安排1 500 万元用于发放体育消费券,带动体育消费超6 000 万元。承德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御道口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张家口市富龙四季小镇被评为2022 年度“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崇礼后奥运体育旅游线路被评为国家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河北省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达到9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24 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达到13 个、精品线路15 条。2021 年,河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 857.6 亿元,比2020 年增长12.3%;增加值为652.5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2%。2021 年河北省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532.6 亿元,增加值为200.1 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31.1%,比全国平均占比高出10 个以上百分点。
1.京津冀整体竞争实力与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京津冀的整体定位之一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远期目标“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现在距目标实现还有七年多的时间,但是,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以及“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2022 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北京41 610.9 亿元、天津16 311.3 亿元、河北42 370.4 亿元,三地合计达10 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 年的1.8 倍。纵向比较,京津冀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横向比较,京津冀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表1 所示。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 年的10.24%变化为2022 年的8.26%。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与长三角的差距,由2015 年的6.62 万亿元扩大至2022 年的14.20 万亿元。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就京津冀而言,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表1 2015—2022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GDP 总量及比重分析
2.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包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但是实际上,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就地区生产总值而言,河北占京津冀合计的比重,由2013 年的43.84%下降到2020 年的41.89%(2022 年回升至42.25%);天津占京津冀合计的比重,由2013 年的17.97% 下 降 到2020 年 的16.29% (2022 年 为16.26%);而北京占京津冀合计的比重,由2013 年的38.19% 上 升 到2020 年 的41.81% (2022 年 为41.49%)。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而言,河北相当于北京的比例,由2013 年的32.87%下降到2020 年的29.42%(2022 年为29.56%);天津相当于北京的比例,由2013 年的68.22%下降到2020 年的61.57%(2022 年为61.48%)。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河北相当于北京的比例,由2013 年的37.25%上升到2020 年的39.05%(2022 年又升至39.87%);天津相当于北京的比例,由2013 年的64.71%下降到2020 年的63.26%(2022 年仍为63.26%)。京津冀区域内部,特别是河北与北京的差距依然较大,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京津冀2013 年、2020 年若干经济指标比较
1.产业转移和承接项目多但是产业链合作项目相对较少。从实践来看,九年来,京津冀之间的产业协同多以产业转移和承接为主,相对来说,产业链的合作仍然比较少。从北京转移出来的产业多是一般制造业,像北京现代这样具有带动承接地产业升级和形成配套企业聚集效应的仍然比较少,通过产业转移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尚未发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固然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核心”任务之一,但是产业协同发展作为京津冀率先协同发展的三大领域之一,其内涵和实质应该不仅仅是一般制造业的转移和承接,更应该是推动京津冀的产业加快从制造环节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促进三地基于产业链合作项目下形成的具有京津冀特色的产业和产业集群,从而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发展目标。
2.基于提升京津冀优势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地位的产业联动尚未形成。根据京津冀三地分别出台的“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各自都有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也都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设计了发展路径和重点措施。虽然京津冀“2+4+46”产业合作平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对如何培育京津冀产业协同中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如何提升京津冀优势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地位的产业联动尚未形成一体规划。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从科技研发到转化落地的创新闭环尚未完全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本土品牌国际化影响力较弱;河北产业偏重化工业和原材料,许多产业处于中低端环节[12],缺乏高科技支撑。虽然协同发展九年,但是产业发展的“各自为战”仍然多于“联合作战”,缺乏系统思维理念下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产业联动。
3.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比较多但支撑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比较少。从京津冀产业发展实践看,截至2022 年,北京已培育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8]。天津市明确提出打造12 条重点产业链,到2023 年末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 万亿元。河北“十四五”时期提出打造钢铁、装备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以及5 个五千亿级、两个三千亿级和一批千亿级产业的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国内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无疑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但这种单独以行政区划形成的产业集群,客观上却限制了整个京津冀区域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打造。从已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看,当今产业集群的边界因科技要素的网络化共享已经超越了地理标志。因此,从京津冀共同的发展定位以及新发展格局下参与全球竞争的使命看,加快构建跨区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已是当务之急。
1.受经济实力影响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存在差距。从创新投入看(见表3),2019—2021 年,北京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是6.31,6.44,6.53,天津分别是3.28,3.44,3.66,而河北的是1.61,1.75,1.85,2021 年河北的研发投入强度甚至低于全国2.44 的平均水平。2021 年北京研发经费投入量分别是天津、河北的4.58、3.53 倍。从创新产出看(见表4),2022 年北京的专利申请授权量20.27 万件、有效发明专利8.81 万件、签订技术合同95 061 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7 947.51 亿元,除专利申请授权量外,其他各项指标都远高于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
表3 京津冀2019—2021 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与研发投入强度比较
表4 2022 年京津冀科技发明、科技合同比较
2.北京对津冀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仍然不足。2020—2022 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是6 316.20 亿元、7 005.7 亿元、7 947.51 亿元,但北京输入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北京技术合同输出额的7.6%,5%,4.49%。北京的创新成果在津冀两地实现产业化也相对较少,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而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例如,2021 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7 005.7 亿元,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为4 347.7 亿元,其中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350.4 亿元,仅占流向外省市的8.1%。近年来,北京流向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技术成果约是流向津冀的4 倍。
3.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尚未形成强大合力。一是表现在科技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从总体看,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富集,高等教育发达,是中国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但从内部看,科技资源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北京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三城一区”等平台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丰富、高端、优质的科技资源。截至2022 年末河北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到1 550 家,无论数量规模还是研发层级都远低于北京,在全国也属于中下游水平。二是京津冀区域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紧密程度较低,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较低。三是协同创新还存在着动力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源流动不畅、行政主导型经济等制约,影响了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
协同发展九年来,京津冀出台了很多改革创新措施,但是涉及到深层次的利益机制方面相对谨慎和保守。受GDP 排名和财政分灶吃饭的影响,在深层利益方面都不愿意舍弃,比如,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应该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包括各类批发市场,但目前,北京不再疏解外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出去的也出现回流现象;北京三环以内需要迁出的制造类企业,能留在北京的尽量留下。深层利益的问题是影响京津冀产业协同深入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完善、是否明确,就成为区域合作必须考量的重要内容。如产业转移企业税收收入分享机制、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机制、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等等,如果体制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合作的积极性,势必影响到区域内产业协同的进一步深入。
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要更多聚焦于优势产业链价值链国际地位的提升,产业合作的重点要从一般的产业转移转向构建世界级“产业链集群”以及价值链高端化的对策思路上来。要从三个维度实现京津冀产业链优化与价值链提升:一是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产品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二是依托成本效益管理实现产业链价值升级和价值创造,推动价值链运行中经济效益更大化;三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为提升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机制等发展环境。
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梳理了京津冀三地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见表5)。运用“区位商”模型,结合产业发展态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就业吸纳率、销售利润率、产值增长率、产业集聚度等测度指标识别,北京的优势产业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产业,天津的优势产业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河北的优势产业主要是装备制造、钢铁、信息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等。从目前来看,北京已经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天津“十四五”时期将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超两万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河北“十四五”时期主要打造装备制造和钢铁两个万亿级产业。
对重点产业、优势产业要建立梯级培育战略,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对于遴选出代表国家或区域最高发展水平的卓越产业和顶尖企业,应集中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链体系,运用产业科技支撑,突破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瓶颈制约,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
新发展格局下,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正发生着重构与调整,中国原来与欧美发达国家形成的分段互补产业链合作模式,正在转变为主导权与制高点的争夺而具有短兵相接的态势。京津冀作为国家重要的创新中心之一,在诸多关键领域掌握产业主导权和制高点责无旁贷。一是深入研究京津冀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规划和细分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实施全产业链布局,培育一批重点产业链,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链,做强几条卓越产业链。二是通过强联、延链、补链、固链等手段,推动资源对接、要素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京津冀重点领域产业链完整和供应链稳定,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比如,北斗产业,2017 年京津冀共同发布“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目前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产业综合竞争力国内领先[13]。三是对京津冀优势产业和卓越产业进行产业链价值链国际地位分析,找出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的主攻方向。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全球产业链对京津冀优势产业或卓越产业的依赖程度,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中本地产业链韧性,是否拥有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是否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高效的产业链体系,是否形成产业链一体化联结机制,产业链主导权与制高点掌握程度。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是否减少各类成本,满足消费需求同时是否实现价值最大化,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附加值获取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锚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把控重点领域产业链核心技术和核心环节的产业链制高点,合作攻关“卡脖子”技术和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五链融合”,促进京津冀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四是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链长的组织优势和协调能力,强化政府在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和产业政策引导的作用,重视发挥产业链内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横向做好延链、补链、固链工作,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实现安全可控,纵向有针对性地实施强链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加强联合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
世界级城市群必须有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来支撑[14]。世界级产业集群凭借其企业数量多、经济体量大、产业生态丰富、四通八达的国际联系网络和影响力等特点,能够聚集全球各类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资源,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壮大。京津冀应在谋划重点产业链基础上,寻求和识别符合有产业发展基础、有龙头企业、有众多企业参与跨区域合作、产业规模大、资源禀赋强、产业链长、战略性强、带动性大等条件的产业,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发展,打造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可聚焦“数字”“汽车”“材料”“生物”“环保”等领域,打造京津雄数字产业集群、京津冀交通运输装备集群、京津冀基础材料集群、生物经济产业集群、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等。比如,交通运输装备是京津冀制造业中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三地都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可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以及轨道交通和飞机制造等,在动力电池、充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等方面深化布局,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京津冀交通运输装备集群[15]。2022 年“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跨省联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一是从战略的高度推进构建产业链联盟。以长三角三省一市成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四个重点领域的产业链联盟为例,与一般的产业联盟相比较,产业链联盟更聚焦于以完善产业链为目标。产业链联盟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参与,构建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突破壁垒、统一标准、运作高效的产业链共同体。为推动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在探索“链长制”的同时,由三地政府牵头,建立若干重点产业链联盟,搭建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服务产业链发展,促进科研资源共享[16]。
二是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在各产业链中,支持领军企业牵头,链内企业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依托京津冀国家(省市)技术创新体系和相关创新平台,建立产业创新联合体[17]。发挥领军企业既了解市场需求又通晓产品和技术研发的优势,由领军企业适时发布产品研发项目或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前沿技术攻关,实施新技术推广应用。发挥京津冀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源头创新优势,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储备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围绕产业发展共性关键问题,“抱团”攻关“卡脖子”难题,培育和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和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平台,要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高校、科研院所,推进跨区域产学研用一体化,为京津冀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战略性转变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培育具有优势的创新创业生态,争取国家创新政策支持。以中关村为核心,优化京津冀合作创新平台布局,支持企业间开展技术研发合作、设立分支机构等,支持创新型孵化器、加速器等设立分支机构,促成一批先进项目落地转化,全面提升区域创新合力。开展创业孵化服务,加强创业服务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技术转移、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促进京津冀产业加快实现战略性转变。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京津冀科技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创新园区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索三地政策共享机制、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加强投融资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创新园区共建共管的新型合作模式,推动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采用政策移植、政策创新和政策突破等创新手段,为京津冀产业发展提供政策高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