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班主任应做好学生四类心理辅导

时间:2024-06-03

黄冕

摘 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跨度大,从十三四岁到二十多岁,都坐在一个教室里学着同样的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找到乐趣,甚至有的时候排斥学习;他们好勇斗狠,喜欢用拳头解决一切问题;他们大部分时候思想幼稚,却又急切地想寻找恋爱对象。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中职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就成了中职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心理辅导;中职学生;班主任

心理辅导起源于欧美,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临床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进行我认识、自我接纳和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那么,中职班主任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心理辅导呢?

一、学生年龄差距的负面情绪

关注学生因年龄差距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年龄差距最大的达到8岁。在观察中发现,群体中年龄小的学生在自理能力方面普遍弱一些,他们更加依赖年龄大一些的学生,但他们一旦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受情绪影响也更为剧烈,经常表现为心情低落,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发现并排解,很容易使他们因为无法宣泄情绪而自暴自弃,甚至出现暴力事件。

同时,年龄偏大的学生在群体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比如我带的班级中有一名中途转入的女生,本身是大学毕业,在进班之前一直忐忑不安,从话语中我大概知道她是因为自己年龄要大于其他学生而担心遭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这种现象不止在一个年龄较大的学生身上出现,年龄偏大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很长时间游离在班级外围。上述问题中,班主任需做好相应心理辅导,及时调整学生心态。

二、学生“厌学”的原因

关注学生“厌学”背后的真相。说起中职生,似乎就和“厌学”两个字脱不了干系,这在我带的几届学生中确实占有一部分比重,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玩手机等,但当我仔细观察后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厌学”背后是有原因的,找出他们厌学的真正原因才能切实改变现状。第一类是基础不牢。这类学生在“打基础”的几年里没有学好,在中职这类专业课学习的时候自然跟不上。比如我校以理科为主,物理课程的学习居多,如果基础物理没有学好,专业课听起来必定云里雾里,学生在“听了也白听”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认真听讲,此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要求他们上课集中注意力是没有用的,必须想办法帮他们打基础,才能激发他们的听课热情。第二类是报复家庭。中职生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较高,他们往往不能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于是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放弃自我来惩罚父母,不学习甚至逃课成为了一种手段。对于这类学生,解开心结更为重要;第三类是特殊群体。他们因为家庭原因,很早辍学外出打工,在养家的同时再一次走进课堂,但是他们仍然在大部分课余时间做大量兼职,这使得他们上课有时候力不从心。对于这部分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

三、学生好勇斗狠的想法

关注学生好勇斗狠外表下脆弱的心灵。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以男生为主的学校,平时学生中一些小的磕磕碰碰不在少数,打架也时有发生。在日常处理打架的过程中,我发现两方在事后都表现出后悔的情绪,但是隔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发生同样的行为。在深入沟通后,我发现容易动武的学生大致有这样几种经历。第一种是从小生活在有家暴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为严重,小的时候遭受过家暴的学生内心极为脆弱,更加渴望被呵护,但是一旦遇到问题,却更容易用拳头解决矛盾。第二种是幼儿时期遭受过教师的责罚。在和一些比较容易冲动的学生沟通时发现,不少学生因为小时学习不好等原因,遭受过教师的责罚,这对于越小的学生,心理造成的阴影越为严重,他们会使用相同方法对待身边的学生。第三种是心理自卑引起的。这类学生或多或少有一点外表上的缺憾,在自我认识到这一点后,一旦有人触碰到“伤口”,就容易爆发。针对于不同的情况,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情况,适时疏导,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尽量减少心理阴影带给学生的影响。

四、学生“早恋”的认知

一部分中职生无法正确看待“恋爱”,没有真正理解“爱”。大部分学生恋爱并不是因为喜欢,而只是因为寂寞或者无聊,甚至是因为平时缺乏关爱,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欣赏。在这种情况下糊里糊涂地“谈恋爱”,对于身心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班主任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一味打压和拆散,可以考虑多开展班级活动,发挥大部分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群体中获得认可,消除部分学生因缺乏关爱和肯定而稀里糊涂“谈恋爱”的情况。

总之,中职生是一个需要关怀和呵护的群体,做好中职生这四类心理辅导将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大部分中职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中职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尹军成.班主任育人之道——影响学生一生的班会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吴增强.斑主任心理辅导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敏毅,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4]穆学君,英宝有.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