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张连军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进行扎实、有效、乐学的识字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拓展延伸,主动掌握识字的方法,学会“捕渔”。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导学识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三、四年级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这样大的识字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挑战。在识字课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兴趣索然;教师面面俱到,但学生只记皮毛,识字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却分辨不清。这样的教学令人头疼,怎样才能有效的识字?怎样才能进行扎实、有效、乐学的识字教学呢?这是笔者在校本教研中一直研究的问题。
识字方法有很多,各种识字方法看似独立,但在实际操作中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师要根据生字的特点不断变换,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字方法,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仍有游戏的需要,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教师态度是否亲切,成为其学习的主要动机……些心理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本学年段的识字教学中,注意引导他们一边学习新的识字方法,一边梳理已经接触到的汉字识记知识,逐步形成一套自主识字的方法,以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其中,在“导学识字”部分,让教师感到有路可循,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受益匪浅。课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的要求课前自学生字,可以通过汉字的音、形、意、词、反近义词、谜语、古诗等多种方式把汉字记熟。而材料的收集可通过网络、字典、向家人请教等途径,第二天来到学校由小组综合材料进行汇报。这样的互动识字法非常受学生欢迎,最终能使学生很轻松地学会生字。
识字教学,贵在激发情趣,贵在利用汉字自身的人文情愫,结合低年级学生“万物皆有情”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这样才能将枯燥的认识、记忆变成愉快的经历,提高教学效率。一节课的精彩不在于收集材料,而是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课前为了得到最佳效果,学生都能精心准备自己的讲解词和识字工具,如字卡、图片、实物等。有时候,他们准备的材料让人出乎意料,在《玩出了名堂》一课中有“镜”这个字,讲台上汇报的学生把子卡藏在身后说:“请同学们猜一猜,《白雪公主》中恶毒的王后经常拿一件宝贝问‘世界上谁最美丽,谁知道这件宝物是什么?”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被吸引住了,争先恐后地回答:“魔镜。”提问的学生继续说:“‘镜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竟然的‘竟。”随后就有同学补充道:“我想给‘镜组词,我想给‘镜找同音字……”就这样,学生在极高的兴趣中学会了这个字。当一个小组共同来整理一个字的时候,小组的学生分工非常明确,尽可能收集一切与字有关的信息:有整理字音的,有整理形近字的,有整理关于字的词语、句子的,而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就是由字联想到人,由人联想到文。如在《陶罐和铁罐》一课“感”字的汇报时,学生说:“‘感字是心字底由内心产生的一种情绪。其实中国古代很多诗人写的古诗都是有感而发,如李白。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而写了这首《独坐敬亭山》。”当学生说出这些时,笔者都为之震撼,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突破。可能在此有些脱离了识字教学的范畴,但学生的视野就是在浩瀚的语文学海中堆积出来的。这就是导学案带来的益处。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要的结果不是识字而是整理讲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生本高效”的课堂,从而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给学生的是一种生活的经验,一种学习的方法,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捕到属于自己的“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