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由“好课的烦恼”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4-06-03

冷雪飞

摘 要:“好课的烦恼”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笔者借鉴美国翻转课堂,通过尝试“预习提问,合作学习,视频复习”的课堂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预习提问;合作学习;视频复习

我有幸于2013年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西部六省市优质课汇报”。各地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课后专家评议中谈及的“好课的烦恼”,给我的触动更深。虽然是一节好课,但总会存在令人遗憾的地方。为什么如此成功的一节好课仍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好课的烦恼”引发了我的思考。

对于怎么解决这个烦恼,我一直苦苦探索。直到我接触了美国翻转课堂后,才有了更深一步的感悟。在研究了翻转课堂后,结合中国现阶段教学的特色,我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尝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尝试“预习提问,合作学习,视频复习”的翻转课堂

1.课前——完成预习,自主提问

新的课堂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有针对的预习,并不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学生漫无目的地看书了解新课内容,也与一般的导学案不同。学生要将预习作业作为书面作业写在预习本上,并要上交给教师批阅。预习作业并没有详细罗列知识点或者题型让学生填写或解答,而是指定几个大框架内容:(1)知识点定义,公式部分;(2)课本例题,课后练习部分;(3)学生总结提问部分。提问部分没有约束,学生可以对预习时产生的任何想法、疑问进行提问。

2.课中——解决问题,合作学习

教师通过批阅预习作业,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知识点掌握情况,确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整理出学生在预习后提出的问题以及教材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实践证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授课的设计从学生的问题展开。开始先提问这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或者是十分钟的预习内容小练习,以考查学生预习情况。接下来,按授课内容的先后顺序,分类展示学生的提问,以这些问题搭建起整堂课的支架,建构起整个知识系统。这几类问题可以由学生相互间帮助解答,或者由教师指点学生到教材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问题如果有一定的难度则由学生分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予以解决。最后一类问题则是教材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锻炼了创新思维。最后,教师和学生一同阅读教材重点内容,并作标注。这不仅起到了小结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认真阅读、紧扣教材就可以掌握知识。

新授课要呈现学生的问题,用这几个问题串联起整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再次阅读课本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课本中的例题,由于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完成,我在课堂上就直接提问学生从例题中所得的收获。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思考—提问—交流—再思考—再阅读的过程获得新知识。

3.课后——利用视频,各取所需

根据课堂的实际反馈,我通常制作A,B两段视频,上传至班级的QQ群。A视频是本节课的难点,B视频是课堂知识的拓展。没有完全搞清楚的学生,课后可以结合笔记反复观看A视频,最后完成作业中的基础练习部分;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B视频完成拓展问题的研究。

二、以学生为主的“预习引导,问题梳理,知识建构”

“预习提问,合作学习,视频复习”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这对教师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1.有效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能力

不会预习和忽视预习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仅仅一句“回家预习一下明天的新课”是远远不够的,要对学生预习的方法给予具体、明确的指导。首先整体把握这节课的内容,然后再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各个击破。学生在阅读概念时,要抓住关键的字和词,同时能够对概念进行复述。学生在独立完成例题后,参考教材例题的解法与分析,比较自己解法的优劣,通过完成课后练习,初步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内容。

2.合理的问题梳理,体会知识生成过程

在学生完成了预习作业并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之后,教师的任务就是进行问题的梳理工作。首先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整理,将重点和集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并未考虑到的深层次的问题按照知识生成的顺序进行排列架构。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前认知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备课。这时就不能再按照原来传统的上课方式进行授课,否则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而且上课的效率也不会高。教师上课要做到:简单问题不再讲,中等问题学生讲,复杂问题引导讲。对于通过预习学生都能掌握的简单问题不再讲解,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请学生讲给学生听,对于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本出发合作寻找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自己想到的方法予以肯定,有时这些方法比教师教的方法更容易被接受和掌握。

3.分A,B层视频,感受个性发展

教师针对课堂的讨论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课后制作并上传A,B两段视频。A视频不是课堂全部内容的再重复,而是学生在课堂中未掌握的难点及对例题的点评,切忌面面俱到。B视频则是对于课堂中未展开问题的补充和拓展问题的展现。另外,视频时间也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A视频,完善知识建构;高层次的学生则通过B视频完成知识的深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帮助,体会到了学习成功,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