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曲韬君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那么,上好一堂课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呢?毋庸置疑,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备课流于形式,应付领导检查的,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照抄旧备课笔记等“无效”备课的现象,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中依然存在。显然,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的理念格格不入,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呼唤“有效”,如何促使备课达到实效是语文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当前,需要教师认真去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认识新教材,读懂新教材,钻研新教材,才能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首先,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手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书(写字);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
在此基础上,扩大备课范围,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丰富课文的内涵。魏书生老师在成长箴言上这样写道:“教师研究教材的八个字是上下求索,左右勾连。”可见,教师要立足教材但不要局限于教材,而要超越教材。在课程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就是,不能只就教材“说事儿”,而是要大范围地了解,通过了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什么?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了解作者的其它相关文章。比如:《猫》这篇课文很美,细品下来很有情,很有味儿,读下来,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以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那么,作者老舍的经历呢?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老舍的父亲早逝,老舍出身贫苦,从私塾、小学到中学,经济上十分困难,通过好心人的资助,最后才得以进入北京师范学院。后参加爱国运动,用笔同封建社会及腐朽势力作斗争。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而投湖自杀。看到老舍的经历,着实让人吃惊,那么《猫》所反映的热爱生活的态度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作者对猫都那么地爱,舍不得责打它们,竟然那么不负责任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否与文本主旨相矛盾呢?这着实令人费解。后来,笔者转念一想,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即便是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之人,也不堪文革的残害。这样一想,不但与本文主旨不矛盾,而且让我们感受到十年文革的状况。了解作者相关文章,像《养花》也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可引导学生读一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选择合适教法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教学任务。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如:《猫》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又充满生活情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时,切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真实、具体地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在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地方,教师再给予指导。
三、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应体现以下特点:是否有利于凸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有利于全员参与;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有利于目标的高效达成;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教学设计,魏书生老师的八个字是“化静为动,尺水兴波”。如何把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变成能让学生有感受的生动情境?每一堂课不可能40分钟都精彩,但是一堂好课必定有几分钟是精彩的,这就是课堂的魅力。《猫》这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凝练,在了解猫的性格特点时我们抓什么?抓重点词句。重点词句好找,如何把重点词句幻化为精彩,这就需要教师施展“化静为动,尺水兴波”的功力了。如说猫贪玩的一句:请学生想象“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一句中都有谁,用什么办法呼唤它回来?通过想象老舍先生、他的夫人、他的孩子等用各种不同的办法呼唤猫回来,让学生体会这一简洁句子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生活情趣。再如:用身子蹭你的腿中的“蹭”,写得多传神啊,通过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与同桌合作做动作,深化对“蹭”的感受,体悟“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还有“丰富多腔”的叫唤,体会作者不是一天两天观察猫,而是经过了多日的反复观察才成文。如何丰富多腔,在各种不同的时候猫会怎么叫?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这样,讲授课文时内容就丰富多了,课堂也会活跃了。
四、制订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本是有限的,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此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法的制订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要与语文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相结合;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猫》这篇课文学习方法的渗透有几个点:首先,作者对猫性格的描写十分逼真细致,这是由于作者平时仔细观察了他们家的猫,而且抓住了猫的特点。要让学生懂得,观察是积累习作材料的前提,只有平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才有可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只有平时注意积累,习作才会有丰富的材料。第二,全文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而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情感透过词句表达出来的,揣摩、体会表达的精妙,并在作文中加以应用。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有效备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可行的教学策略,适应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