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6-03

古晓洁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的工作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

1.对问题和课堂教学情景的研究。“问题导学法”旨在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情景,利于主体的合作交流。

(1)对问题的认识。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在课堂上并非所有的发问都是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只有那些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传统的教育把知识看作一种教育结果,它所关心的是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

(2)对教学情景的认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景,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问题的呈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景,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思考探索。

案例一:

师:要知道班级最高的同学的具体高度该怎么办?

生:用尺子测量。

出示一把教师自制的刻度错误的尺子,进行测量,教师大声的宣布测量结果是:同学的身高为3厘米。

师:只有3厘米啊,怎么这么矮呢?

生一:结果不对,老师不能用自己的尺子。

生二:老师不能自己画尺子,要用买来的尺子。

生三:老师画的刻度比我们的尺子要大很多,所以不准确。

师:要怎么进行测量?

生:不能自己定,要与标准量比较。

师:这个标准如何定?

生一:大家一起规定。

生二:国际上规定的。

总结: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同类标准量比较的过程。最后出示一把标准的刻度尺,让学生来演示。

2.突出主体意识及交流合作的作用。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讲授式的“去问题”的教育。教师不喜欢学生提出与课堂无关的问题,也不欢迎学生提出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变得不敢提问,不愿提问,直到不会提问。“问题导学法”针对这一现象作了分析和研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突出主体意识和体现交流合作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应当给学生提问的机会,给学生提问的任务,应当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去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

案例二:

教师用木尺进行错误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错误之处。

师:为什么我的读数跟你们的会差别那么大?哪里出问题了?

生一:刻度尺放斜了。

生二:刻度尺读数时没有平视。

生三:刻度尺太厚,读数会有偏差。

生四:刻度尺最前端是没刻度的,要跟后面的零刻度对齐。

生五:读数时没有估读。

总结:让学生注意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放,看,读。

三、“问题导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1.指导课前预习。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必定和以前旧的知识有必然的联系。教师课前应将教学目标分化,布置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及突破难点、重点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更有趣、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应策略:①合理解剖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区分难易。②正确处理课堂内外的学习,让学生课外独立探究思考,课内教师引导探究学习,教学目标难易全面得到内化。

2.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施开放性思维。通过演示、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索問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实现探究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相应策略:教师问题的提出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的引入力求有趣味、新奇、有针对性,能够诱导、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潜在的知识,使之服务于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但在“列举、演示事例”活动中,就本层次教学目标讲,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因而举例必须贴近生活,生动形现象,易于表象。但从整体教学考虑,举例的根本目的是要能让学生从中分析、抽象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就这一要求讲,列举的材料又必须突出事物的相似本质,即应选择那些能最直接反映问题本质特征的例子,避免使用那些看起来生动有趣,但非本质涉及过多的例子;避免因素过于隐蔽,增加分析抽象的难度的例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