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跨区域经营:“馅饼”还是“陷阱”?——基于185 家农村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4-04-24

邓道才,窦钱斌

(1.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上海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235)

一、引言

作为我国县域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增长和县域金融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 年,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放松了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约束。2016 年,中国银监会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 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较为优质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纷纷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加入了跨区域经营的行列,截至2018 年底,全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 427 家,其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数量超过55 000 家。然而,中国银保监会在2019 年1 月却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严格限制农村商业银行开展跨区域经营,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原则上应做到“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跨县(区)”。这一政策使人不得不思考: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跨区域经营政策是否有效激励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提高? 又或者仅仅是看起来像“馅饼”的“陷阱”? 为此,在当前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政策空前收紧的背景下,科学地评价跨区域经营政策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不仅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当前银行监管部门的政策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学术界关于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跨区域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跨区域经营与银行风险的关系研究、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关于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Deng et al.[1]、严太华等[2]、Goetz et al.[3]从市场准入政策、商业银行总部与跨区域机构之间的距离及银行资产规模等诸多方面解释了商业银行选择跨区域经营的原因。关于跨区域经营与银行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Allen et al.[4]认为跨区域经营会引起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使得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动机变强,客户经理在贷款过程中会放松客户的贷款标准,进而导致银行贷款质量下降,风险水平上升;也有部分学者持相反观点,王擎等[5]、Berger et al.[6]、Goetz et al.[7]认为,跨区域经营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策略下减少了对本区域市场的依赖,银行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调整投资组合,进而缓解了本区域经济波动对其经营管理的冲击效应,降低了经营风险。

关于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现有文献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跨区域经营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Hughes et al.[8]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区域扩张的商业银行不仅在财务绩效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而且还带动了一定的社会福利效应。Valverde et al.[9]发现放松对商业银行经营地域的管制,允许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要比银行兼并更能提高其绩效水平。Giokas[10]还发现商业银行地域扩张对商业银行分行的绩效有大幅度提高。第二种观点认为,跨区域经营抑制了商业银行的绩效。Berger et al.[11]认为地域扩张导致商业银行的总部与跨区域机构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代理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绩效产生了损害,并且这种损害在总行和跨区域机构间超过一定的地理范围的条件下还会持续加大。李广子[12]的研究表明,跨区域经营前后的中小银行绩效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恶化倾向。第三种观点认为,跨区域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Hao et al.[13]考察了金融管制放松前后韩国私有银行绩效的变化,认为跨区域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影响很小或者没有显著影响。蔡卫星[14]以2006—2012 年我国非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跨区域经营虽然能够改善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收入结构及净息差,但是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营业成本,综合来看,跨区经营没有显著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

概言之,国内外学术界对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现有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银行或者中小银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某一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自身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少关注其他商业银行进入某一地区时对当地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综合考虑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特征事实和市场环境,基于185 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对不同形式的跨区域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理论分析

本文将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界定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否在其所处的行政区域(包括县级和地级市)外设立分支机构。例如,一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所有分支机构均设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则将其定义为未跨区域经营;如果这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有一处设在本县行政区域外,则将其定义为跨区域经营。根据这一定义,从某县域内本土的农村商业银行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种跨区域经营情形:一是其他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在本县域设立分支机构,进入本县域进行跨区域经营,即“外来者”进入情形;二是本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其他县域设立分支机构,进入其他县域进行跨区域经营,即农村商业银行“跨出”情形。

(一)基本假定

1.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假定。假设金融消费者对县域市场中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产品的需求满足Bowley 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形式:

其中,a>0,b>0,1≥θ≥0;i,j=1,2,…,n。ri表示第i 个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Li表示第i 个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θ 表示i 与j 银行贷款产品的替代程度。当θ 接近于0 时,表示县域内其他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对本区域农村商业银行影响很小;当θ 接近于1 时,表示县域内各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产品趋于同质。

2.农村商业银行的基本假定。县域内农村商业银行向金融消费者供给的贷款主要来源于各项存款,而存款利率的形成满足Bertrand 均衡,因而县域内所有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相同,设定为r0,并且有r0<a。进而可知,农村商业银行i 的利润最大化方程(max{πi})为:

3.市场结构的基本假定。为简化分析,假定仅存在两家农村商业银行Ⅰ和Ⅱ分别处在县域市场一和二中。当县域市场一中既没有“外来者”进入,农村商业银行Ⅰ也没有“跨出”经营时,农村商业银行Ⅰ作为单个供给者提供异质性的贷款产品和服务,假定此时的贷款市场结构为垄断市场。当农村商业银行Ⅱ进入县域市场一时,此时县域内存在两家农村商业银行提供较为同质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作为“外来者”农村商业银行Ⅱ仅仅是分支机构,实力远不如本土农村商业银行Ⅰ,因此农村商业银行Ⅰ在贷款市场中是贷款供给的领导者,而农村商业银行Ⅱ在贷款市场中则是贷款供给的跟随者,县域的贷款市场结构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特征,属于Stackelberg 竞争。当农村商业银行Ⅰ的分支机构进入市场二时,分支机构面临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但分支机构同时也是农村商业银行Ⅰ的追随者,农村商业银行Ⅰ相对其分支机构而言具有先行者优势,二者之间形成了主导与跟随的竞争关系,因此假定农村商业银行Ⅰ与其分支机构面临的市场结构是一致的。

(二)模型求解

1.单个供给者的均衡。当县域内仅存在一家农村商业银行Ⅰ作为贷款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并且没有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时,该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农村商业银行Ⅰ的均衡贷款供给总量为:

将方程(4)代入方程(3)中,可以得出当县域内的贷款市场仅有农村商业银行Ⅰ提供贷款时,其利润最大化的方程为:

2.“外来者”进入的均衡。当农村商业银行Ⅱ的分支机构进入县域的贷款市场一时,农村商业银行Ⅱ的分支机构与农村商业银行Ⅰ形成了竞争关系,此时金融消费者对农村商业银行Ⅰ和Ⅱ贷款产品的反需求函数方程为:

在农村商业银行Ⅱ分支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行为下,它对农村商业银行Ⅰ在县域贷款市场中贷款供给的最优反应函数为:

将公式(8)代入农村商业银行Ⅰ的利润最大化方程中,求出作为领导者农村商业银行Ⅰ的贷款投放量:

将农村商业银行Ⅰ的贷款投放方程代入到公式(8)中,可知作为跟随者农村商业银行Ⅱ的贷款投放量:

将贷款投放的方程(9)和方程(10)分别代入农村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可求得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农村商业银行Ⅰ和Ⅱ的均衡利润分别为:

3.本地银行“跨出”的均衡。当农村商业银行Ⅰ在其他县域市场中设立分支机构时,农村商业银行Ⅰ与其分支机构所处的市场结构是一致的,二者呈现出领导-跟随的竞争关系,此时农村商业银行Ⅰ的均衡利润函数π1′′为公式(11)和公式(12)之和,为:

同时,由于农村商业银行Ⅰ与其分支机构提供的贷款产品和服务是同质的,因此,令θ=1 代入方程(13)可得:

(三)均衡分析

当有“外来者”进入县域市场一时,农村商业银行Ⅰ的均衡利润的变化为:。通过对m(θ)函数的解析可知,在1≥θ≥0 的范围内,m(θ)<1,则有<0,因此,“外来者”进入导致农村商业银行Ⅰ的均衡利润降低了。当农村商业银行Ⅰ在其他县域市场设立分支机构时,农村商业银行Ⅰ的均衡利润的变化为,通过运算可知,<0,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跨出”经营同样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Ⅰ均衡利润的降低。

综上可知,无论是其他农村商业银行进入本县域,还是本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到其他县域市场进行跨区域经营,对本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的均衡利润都具有负向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县域贷款市场结构发生了转变。因此,有必要通过量化实证的方法,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继续考察这一影响效应的大小。

三、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设定计量模型:

其中,t 代表样本年度,i 代表不同的农村商业银行,εit代表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项。计量模型中各变量的具体含义为:

(1)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perform)。参考刘丹等[15]的文章,本文将总资产利润率(roa)和净资产利润率(roe)作为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代理指标。

(2)跨区域经营(cross)。跨区域经营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核心解释变量,针对上述所研究的两种跨区域经营情形,本文分别设定为虚拟变量ifin 和ifout 作为跨区域经营(cross)的代理变量。其中,ifin 和ifout 分别表示是否存在“外来者”进入本县域及农村商业银行是否“跨出”本县域,答案为“是”取值为1,“否”则取0。

(3)控制变量(control)。本文主要从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经营因素和外部经济因素两个方面选择控制变量。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本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lev)、营业净利率(profit_rate)、营业成本率(cost_rate);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人均gdp 的对数(cap_gdp)、第三产业/gdp(serv_gdp)、本地居民存款余额增速(dep_growth)、本地居民贷款余额增速(loan_growth)。

为了考察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公式(15)扩展为:

其中,τ 代表分位点,公式(16)刻画的是在不同分位点上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效应。

以上变量的数据均来源于iFind 数据库、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和农村商业银行官方网站公布的年报,时间跨度为2014—2017 年。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跨区域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关系,图1 进一步描述了ifin 和ifout 两种情形下对应的净资产利润率的核密度函数。由图1 可看出,当县域内有“外来者” 进入时,本地农村商业银行净资产利润率要明显低于没有“外来者”进入的情形;县域中“跨出”本区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净资产利润率要明显低于没有“跨出”本区域的情形。这表明在跨区域经营政策下,无论是对于“跨出”方还是“进入”方来说,都存在财务绩效的抑制效应。

图1 ifin 和ifout 情形下农村商业银行净资产利润率的核密度估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结果

本部分考察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处理面板数据常用的方法是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表1 给出了Hausman 检验的p 值,结果均不显著,因而选择随机效应更为合理,表1 列示了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的实证结果。表1 的第(1)列至第(4)列考察了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总资产利润率(roa)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当其他区域农村商业银行在本县域内设立分支机构时,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本土农村商业银行总资产利润率具有负向影响,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均支持这一观点,但是本土农村商业银行是否“跨出”本县域设立分支行对其总资产利润率的影响不显著。表1 的第(5)列至第(8)列考察了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净资产利润率的影响(roe),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外来者”进入本区域经营,还是本区域农村商业银行“跨出”经营,其回归系数基本上都在5%的显著水平上为负值。综上结果表明,跨区域经营政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没有起到激励效果,反而造成了负向冲击,这一结论与李广子[12]的研究结果总体一致。当“外来”的农村商业银行进入本土区域时,原本由唯一一家本土农村商业银行垄断的贷款市场结构转变成了两家农村商业银行竞争的市场结构,虽然本土农村商业银行具有贷款规模先行的优势,但是相比没有“外来者”进入,贷款市场上的竞争使得本土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降低了。当本土农村商业银行向外部区域“跨区”设立分支机构时,分支机构面临的贷款市场竞争结构传导至农村商业银行的总部机构,分支机构与总部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贷款市场中追随-领导关系,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总部机构间接地进入了竞争的市场,相比没有向外部“跨区”经营,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降低了。

表1 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结果

(二)分位数估计

本文认为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可能存在因区域和时间等差异而引致异质性问题,随机效应和混合估计模型因此可能存在偏差;采用分位数回归可以在实证结果上提供更多的边际效应信息,因而本文选择分位数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表2 给出了当其他区域农村商业银行进入本区域时,对本区域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影响的分位数回归结果。实证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的分位数水平下,ifin 变量对当地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roa、roe)的回归系数总体上较为显著,并表现为负向影响,并且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负向影响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这表明本区域内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水平越高,“外来者”进入对其财务绩效形成的负向冲击越大。

表2 分位数估计:“外来者”进入对本区域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

表3 给出了当本区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区域外设立分支机构时,对其财务绩效影响的分位数回归结果。实证结果显示,在不同分位数上,无论是总资产利润率(roa)还是净资产利润率(roe),ifout 变量对其影响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并且在越高的分位点上回归系数也表现出越大的负向倾向。这表明本区域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水平越高时,农村商业银行选择“跨出”本区域进行经营活动对其财务绩效的抑制效应越明显。

表3 分位数估计:农村商业银行“跨出”本区域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

(三)分组估计

鉴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情况有较大差异,本文利用混合估计模型分组检验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情况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见表4。第一,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外来者”进入对本地区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都在5%的显著水平以上表现为负,这也验证了上文回归具有稳健性。同时,实证结果还显示欠发达地区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比发达地区更大,表明“外来者”进入欠发达地区,对当地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远大于进入发达地区。第二,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出”本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对其自身财务绩效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上具有抑制效应,但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商业银行“跨出”经营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发达地区农村商业银行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效应要高于欠发达地区。

表4 两种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影响的分组估计

(四)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跨区域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进而产生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利用两阶段最小2 乘法(2SLS),采取工具变量估计方法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由于滞后变量与随机扰动项之间的不相关,因而本文选取核心解释变量ifin 和ifout 的滞后1期作为工具变量。表5 给出了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结果与表1 基本一致,表明在克服反向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后,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影响的结论是稳健的。

表5 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影响的工具变量估计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跨区域经营是否有效激励了当地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提升?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解释了跨区域经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跨区域经营对当地县域贷款市场结构的改变是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下降的重要原因,当县域市场中既没有“外来者”进入,本地农村商业银行也没有“跨出”经营时,本地农村商业银行保持着较好的财务绩效。基于计量模型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证结果一致。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无论是“外来者”进入情形,还是本地农村商业银行“跨出”情形,对本地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均具有负向影响;第二,当本地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水平越高时,“外来者”进入及农村商业银行“跨出”的两类情形对本地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负向冲击越大;第三,“外来者”进入经济欠发达县域对当地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要高于进入经济发达地区,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发达地区必然比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出”设立分支机构的财务绩效更高这一观点。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条件及县域市场环境,以审慎的态度面对跨区域经营。从目前的经验数据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经营对其财务方面的影响具有损害作用,农村商业银行不应该盲目跟风、不计后果的跨区域经营,更应该找准自身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在当地县域市场的“地缘、人缘”优势,下沉服务重心,追求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当前银保监会对农村商业银行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垮县(区)”的政策调整,银行监管部门要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进行风险警示,对那些跨区域经营愿望强烈的农村商业银行实行适当的限制。同时,银行监管部门还要注重引导农村商业银行深耕本土、坚守本源,专注于支农支小主业,支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