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刘凯 孟利魁
摘 要:本文以主体间性概念的介入与运用为出发点,结合当代高校的教师团队管理理念,分析教师团队管理中存在的种种弊病。力图通过对主体间性概念的深入理解,寻找问题根源,继而探究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期改进大学教师团队中的人员关系,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并为教师团队管理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教师团队管理
一、主体间性理论介绍
主体间性概念的要义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主体,这里的主体不仅限于人类,还包括物、抽象的结构、介质等;第二是主体间关系,也称为对话关系。这里的“对话”源自阐释学,指的是一种主体之间交流、互动、探索的动态性联结关系,是一个逐步走向深化的融合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是将主体的“自我”抛向外部世界的“他者”,在“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关系中吸纳、完善和融合自我先前的经验与认知,最终达到各个主体的互利双赢,也就是视域融合。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是西方哲学史上的“手术刀”,它破除了之前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否定了孤立存在的、与世界割裂的主体中心论思想。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主体间性见证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多元共存的主体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主体间性展现了教育元素多维度的对话、融合和互动过程,最终实现教育元素最优化的组合配置。
二、高校教师团队管理的主要问题分类
1.二元论中的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与当代社会的团队合作精神相悖。传统模式下,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处于主客体的二元关系中,这种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对立关系。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关系大多为一种自上至下的行政命令传达与教学要求的规范模式。这种模式已存在多年,在为数不少的高校干部与教师身上可以找到例证。这一模式导致高校工作气氛、学术讨论气氛沉闷。这样一来,由于多数中年教师处于“爬坡期”年龄段,事业忙碌,同时家庭责任重大,牵涉科研能力、职称水平的提升,壓力很大,又无法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和理解,十分苦闷。这在本质上造成教师仍旧处于这种模式中的客体地位,处于被动和无序的困境中。
2.教师之间缺乏主体间交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突出表现为教师“专业个人主义”。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也是私人性质的。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式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很少与其他教师交流。他们害怕别人说自己是不称职的教师,所以教师聊天的话题很少涉及教学问题、班级问题,尤其是在办公室。教师不喜欢自己的教学行为受到干预,也不愿意干涉别人,如果要去干涉的话,则意味着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或显得自己爱出风头。这种交流屏障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探讨与合作。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学工作片面、孤立、缺乏系统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单一化评价方式缺乏客观性与激励作用。由于受到工作绩效、科研统计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评价方式以发表文章为主,特别是将核心期刊的论文以及出版书籍、承担科研项目等外在指标的多少定为评价准则。“唯科研论”虽然在当今高校的软实力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并不客观与科学。虽然目前的呼声是摒弃“唯科研论”,努力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如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技能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科学的理念与教师的实际评价方向偏离,多数学校还是以科研数量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年底评估的最终标准。这无疑忽视了教师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对那些教学能力优秀却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表论文的教师是不公平的,也有失评价的客观性。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教师团队管理策略
1.树立教师团队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意识。在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中,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平等存在的两个主体间发生对话、协作与情感交换的主体。只有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双向交流和协作,最终才能达到认知领域的视域融合。树立平等主体的对话融合意识是目前高校教师团队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要素。因此,应当促进行政管理者与教师展开平等、民主的交流和探讨。
2.增进教师主体间的交流与协作。主体间性的思维不能仅限于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共同探讨,还应扩展到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主体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说话和聊天,而是倡导教师加强自主性和参与意识。应当开展民主讨论和课下的娱乐交流活动,这样才能让教师和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增进交流,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同时,应当加强多领域、多学科教师间的磋商和探讨,使其共同协作,互相取长补短,完成教师主体间的对话融合,发挥不同教师、不同研究方向的优势作用,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识。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讨论、工作坊等方式,可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化发展,使教师在工作中不仅输出了知识,还收获了同行带来的不同领域的学识。目前,体育类院校中的大学课程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管理学、运动人体科学到英语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不一而足。教师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研究的领域不同,在教学中对教学材料的把握和引申势必存在差异。主体间性理论倡导不同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最终在认知上走向更高的融合与共通。因此,应当建立不同专业背景的英语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融合,打破教师之间的研究领域限制。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教学执行阶段开始之前,应开展不同研究领域英语教师的对话与合作,共同研讨备课内容,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编写不同内容的双语读物(如跨文化、体育休闲等方面的教材);另一方面,体育类院校的文化课教师应该与体育专业教师建立对话关系。具体来说,文化课教师与体育专业教师展开项目合作,翻译、编写具有体育专业特色的双语教材。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为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提供体育赛事志愿者助力,使英语技能与体育技能紧密契合。
3.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模式,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分别进行评估。摒弃传统评估方式中“唯科研论”的做法。具体来说,可以将教学工作与科研量互相融合,作为冲抵条件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转换。在评估阶段中,对话的主体不是由领导或领导部门构成的委员会单独决定,而是将基层教师引入评估工作中,开展自评与同行评价,并将这些评价结果与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估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增强民主性和客观性,对教师起到鼓励作用,使教师团队增强主人翁精神,切实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四、结语
本文以哲学研究范畴中的主体间性为出发点,经过分析和归类高校教师团队建设中出现的几大问题,依据主体间性理论得出几点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管理策略,以期为提高高校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以及更好地开展教师主体间的合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刘要悟,柴楠.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教育研究,2015(2).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