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

时间:2024-06-03

张放 夏罗生

摘 要:分析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对实训运营管理机制进行探讨,大力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高校培养一批全面性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内生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逐步建立起来,实训基地的建立对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组合模式,拓展校内和校外实践的实习计划,要求各大高校更新设备,跟随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使部分高校逐步将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校内生产性训练是面向市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质性训练,既方便又实际。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一种融入了企业需求和学校精神的高度统一体。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主要的任务,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训练,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就需要各大高校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联系,与各大企业相结合,让学生提早感受工作岗位的一切,为毕业后的顺利工作提供保障,减轻就业压力。

校内生产实训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基础知识学习再好也不能代替亲身实践,实训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缺点,尽快改正,达到一个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标准。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

校内实训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质性训练,是利用一些高端的设备使学生熟悉技术管理、生产的各环节,有利于知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模拟的真实企业环境中让学生提早发现自身的缺陷,及时弥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培训的机会对于学生而言是相当难得的,专业性、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得到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学习机会,对于优化学生的技能有关键性的作用,也让学生认清当前的企业怎样运作,不要盲目,漫无目的,无所事事,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是实用的,对今后的工作有帮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实践,体验企业的竞争,激发学习的动力,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这可谓是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运行管理机制

校内生产实训与企业实训有着本质的不同,校内生产性实训是学校组织,教师实施,学生实践,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但是相对于企业的实训还是有些不同的。一些大型企业进驻校园,其管理模式与学校的管理模式肯定有着不同。

首先,学校要考虑多重因素,因为学校设备并不是以获得利益为宗旨的,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和技术性的功能,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其次,专业性教师参与,深入内部进行综合管理也是与企业不同的标志。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都在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没有风险,所以管理模式会有所不同。作为学校方面,应积极主动实践,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创新改造,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技能。

四、校内实训的探索与提高

1.实训中的问题

校内实训在各大高校的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在管理运营中出现了诸多矛盾,没有充分发挥出实训应有的作用。一是学校并没有统一管理实训,缺乏适度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二是实训项目不够明确、清晰,论证不够充分;三是建设周期短,实训队伍不足。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改进对策

首先,要从本质上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懂得管理与建设。实训的最基础性功能就是让学生亲自上手去体验,去感受,通过体验和感受才会从根本上发现问题所在,教师通过实践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缺点,积极加入到改革和创新的队伍中。

其次,要把实训的目标和内容结合,设定目标方案,完善实训管理模式和考核模式,经过实训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才是关键的目的。

最后,要加强实训队伍的建设,扩大教师和学生实训队伍,重视对实训教师的培养,评选出最优秀的教师并进行一定的奖励,建设一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强大实训队伍。

总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提早感受到工作岗位的一切。校内实训基地是创新教育模式的载体,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与完善,对高校培养有创造性和实践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勤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研究[J].职教管理,2010(7).

[2]张雪梅,池利民.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基金项目:对接湖南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航空维修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JK013BZY0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