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财务管理

时间:2024-04-24

◎文/倪 珺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突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既可以破除国有企业落后的管理体系,又可以采用创新的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管理改革。

一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要实现社会资本产权和服务主体的多样性。这种管理方式多元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国企私有化或者说是民企国有化,实现对国有企业从管资产、管经营过渡到管资本,将多种所有制有机地统一,激发了全社会的经济活力,推动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是实现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相融合作、扬长避短。在实践中,无论是单一的引入战略投资扩充资本,还是并购重组实现挂牌上市或是设计员工持股方式的混改,均解决了国有企业资金不充裕、流动性差、市场化的治理机制不健全、公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运作优势,提高资本运作的效率,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是在既定目标下,对资产投资、资本筹集、经营中营运资金及盈余分配的管理。它是通过价值的形式对企业资金的运动做出决策、规划与控制的一种综合化管理。

在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多种资产、资金、产权等都被完全整合到一个新的国有企业当中,通过建立或整合财务管理体系,使企业拥有相互制衡、平等公正的运行机制,避免了财务管理不当造成的国有企业资产损失。同时,也要维护其他股东权益,实现同股同权,达到企业利益各方共赢的目的。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原有的管理结构难以适应多层次资产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改革后产权结构发生改变,新的股权持有者与原股东对企业管理理念、主导方式、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协调统一。国有企业经营中的管理行政化作风、政府以及监督机构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进行干预,使股东间产生利益冲突。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不合理、职能不清,也不能达到股东对公司的发展效果的预期。

(二)财务管理体系不能满足使用者需要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国有企业已逐步建立涵盖预算、资金、业务等企业管理各个领域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原产权结构下制度执行与企业相互协调和适应。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业产权结构发生变更,一是新加入的法人股东或员工股东会要求企业财务数据、资金流向、预算执行等情况更加透明,同时对财务分析报告的要求也会提高。二是企业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预期出现变化,如银行、债权人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会提高对企业财务信息审核力度。

(三)内部控制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其他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和推行,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基本规范中所要求的企业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财务管理、社会风险责任等都增强了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在改革后,企业的内外部运作和经营条件、权责配置、股东对财务管理监督的要求均发生改变,原来的内部控制体系已不能满足管理需要。

(四)财务管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改革后,财务管理工作发生较大变化,且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很难平衡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之间的利益关系。财务人员要处理国有资产还要处理其他资产,财务工作变得复杂,而财务人员沉浸于固有思维与习惯,缺乏改变和创新的动力。

(五)财务人员履职能力不能适应企业改革要求

企业改革初,员工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了解不透彻,使得在实际业务中不能准确判断、处理相关信息。同时,财务管理制度与执行要求也不同于以往,而且由于财务人员没有及时提高自身的财务知识和从事业务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执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甚至内部财务管理的失效,使得企业在财务上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股东价值受到损失。

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财务管理的应对

(一)加大产权结构改革,实现权力制衡

国有企业要想实施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首先就是对于国有企业的股权制度进行改革,这需要做到政企分开,国有企业管理和人员去行政化。其次就是随着新鲜资本注入到国有企业后,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资产和权益结构的透明度,平衡各个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构建适应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运作体系

企业改革后,组建既相互平衡,又相互制约的财务管理架构体系。

一是建立责权清晰、统筹兼顾的管理体系。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财权与产权关系。调整财务组织结构、审批权限等实现财务运行顺畅。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手段,加强企业财务运作效率。建立如报告、信息传递、内部考核等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同时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合理需求。

二是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整合企业资金、资源、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对财务管理的内部考核和绩效评估,增强监督的力度,提高对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资金集中管理,财务集中核算,重大财务事项的集中监督。提高企业的资金运行管理效率、企业自身防范风险的意识。同时,财务管理重要的信息也能够及时向管理人员反馈。

三是建立以现金流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型,运用现金流向构筑起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加强对公司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控制、长期财务指标的监控。例如盈利能力和筹资能力等,使公司可以有效地规避其经营中的风险,取得长远的效益。

(三)财务管理控制与监督双管齐下

一是必须建立一套适应于企业运营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动态平衡的财务监督管理模式,企业权责配置、集权与分权制度的设置、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都需要随着企业自身发展的阶段不同及其他因素对宏观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做出动态的调整。

二是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通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结合内部审计机构,进行日常财务管理监督,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发挥财务服务经营的作用,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四)培养财务管理创新意识

随着企业改革发展进程,财务管理不能仅满足于管资产、控资金、审授权等基础财务工作,要依据经济模式的发展和转变,增强对企业改革、新兴经济模式、国家法规、市场环节的认识。了解混改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需求,将财务管理中心从资产管理转变为资本管理,满足国资管理中“政企分开”的管理要求。从分析经营结果转变为注重资本回报,满足股东对企业价值升值的要求。从看中资产保值、增值转变为提升企业综合能力,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了解,内外部结合分析、评价企业情况,为股东提供有用信息。

(五)发挥财务人员主动性,提高履职能力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不乏企业会将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这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这种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加强培养和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发展意识。它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财会、税务和管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各种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对复杂多变的经济业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制订行之有效的财务策略。

由此,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来适应未来企业的发展,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其日益扩展的业务领域做出评估与风险分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