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程冠青
摘要:我们知道,当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少不了的知识就是数的计算,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应该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算术能力之一,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掌握数的基本运算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技巧,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运算的重要及作用。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意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学生能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应用
数学界权威人士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现实。他的观点是,数学教学过程的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进行联系,用真实情景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并最终得到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通常不能根据实际的生活例子给学生讲解,结果使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或者只是会简单地运算,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不能加以运用。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不能真正得到体现。久而久之,很多小学生就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正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说的那样:“人们对数学过早产生枯燥和厌恶,存在神秘难懂的印象,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脱离了实际。”
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比如,在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计算总价总是会用到四则混合运算;大人孩子去公园游玩门票的计算也会用到数学知识,正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计算,数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生必须要掌握数学中的各个计算方法,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计算。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给学生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情景中会用到的计算知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遇到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去理解,去运用,并对其进行解答。
一、学会观察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教学源于生活
在数学的讲授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可以和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相联系的,这样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进行思考。一般来说,当教师讲解比较复杂难懂的数学运算时,如果用直接简单的算术方法教给学生,通常学生得不到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或者一头雾水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对其进行引用。
例如,教师在讲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小明同学去超市买东西,他给老板要10本算术本和12本写字本。老板第一次给他拿出10本算术本,第二次又拿出一捆15本的生字本,然后从中抽出3本以后再给小明。问题是:小明最后一共买了多少本子?应该怎样作答?
其中一位学生列出的式子是这样的:10+12。那么,教师就可以问,应该怎样才能算得更快更准呢?像上述小明买本子的时候,10本在加上一捆15本,就是25本,然后再减去抽回的3本,就是22本。这道题明明是加法的题,为什么还要减去3呢,教科书中所说的“如果多加了就减去,如果多减了就加上”这样的数学定理,如果让小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难懂,但是当我们通过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进行联系时,学生就可以非常容易理解了。
正如上面所叙述的那样,如果在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拿一定的实例作为铺垫,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计算变得直观、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拉近数学计算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和距离,使学生更愿意接触和学习数学。因此,当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应该认真去钻研教材,尽可能多地找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比较接近的教学内容,并对他们加以调整,只有这样把它们变成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将生活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实际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比较具体的,但是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以教学作为主要目的,通常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的比较抽象的计算知识,然后在运用学到的理论去解决其他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的习题,有很多是远离学生的生活的,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把现实生活中比较真实活现的教材引入到数学计算的学习过程中去,并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作出一定的调整,有了这样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然后通过熟悉技能,最后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比如,当小学生在学习了平均数以后,为了加深对该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让他们算一算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或者计算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学习了小数的乘除法以后,可以让学生练习填发票。通过这样身边中常见的问题,学生的热情就会变得高涨起来。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解答有关游乐园中收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计算,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题目是这样的:某单位组织老年人和小朋友去公园游玩,其中安排老年人是25人,小朋友150人,教师3人。售票员是这么说的:“成人门票是每个人30块钱,学生每人15块钱,如果是团体30人以上的话每人20块钱。”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帮助集体想出一个比较好的购票方法。不同的学生做出了不同的设计:
学生A认为全买团体票比较合适:(25+150+3)=3560(元)
学生B觉得不应该买团体票:(25+3)×30+150×15=3090(元)
学生C认为应该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5+3+2)×20+(150-2)×15=2280(元)
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中关于运用数学知识的例子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善于观察生活,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学生能够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真正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红影.浅谈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J].教研前沿,2011(8).
[2]朱金晶.浅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3).
(责编 田彩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