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时间:2024-06-03

赵敏

随着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是对传统教学只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的彻底挑战与根本性变革。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效益并不是取决于教师传授的量,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地位,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践行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这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施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在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教的地位与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师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学生是教学的附属,机械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行为完全受教师的影响与控制,是在外界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无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自然也不是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愿而主动的学习基础之上,是学生在内部学习动机驱动下的学习。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就必须要转变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此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认可,并使学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与认知转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来,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内部学习动机,实现学生学习态度的根本转变。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于漪老师早就大声疾呼:“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卓越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强调指出: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语文教学需发展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不同能力层次、不同认知特征、不同价值取向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班级语文整体素质的提升。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学生大体划分为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我将学生分为感性、中性与理性;根据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将学生分为积极型、观望型、消极型。这样,一个学生便具有了三个维度。如W同学属于“尖子生”“感性”“积极型”,L同学属于“学困生”“中性”“消极型”。若他们都回答了一个问题,对于W我会重点评价她的语言之美,会点出她答语中的关键词,甚至会让学生记录下来。此外,我还会引导她打开思路,向问题的更深处探究。对于后者,我则重点评价他的参与意识,会将他的回答加以提炼、润色,并争取学生的认同与鼓励。

这样,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便勇于选择独特视角,勤于思考、探究,实现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中等生们便会见贤思齐,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学困生也有了不断进取的愿望,一步步找回自信,获得学习语文的动力。

三、适时引导,巧妙点拨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最担心的便是学生回答起问题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甚至脸一红,索性僵在那里。当我感觉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我会说:“或许是过于紧张吧,没关系,坐下后再想想,或许能打开思路呢。谁来帮帮他(她)?”这样的评说使学生有了台阶可下,之后,他们在聆听中会更为专注,随后的表达即使无法翻出新意,最起码也能做到有话可说了。

当学生的回答陷入“死胡同”时,我们切不可“袖手旁观”,应准备随时“救场”。一次,我在执教《心声》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心声”的内涵,一向睿智的毛晨玉同学却急得抓耳挠腮,他说:“‘心声指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读书,不过,好像还有其他方面,我再想想。”其他同学盯着他,他越发焦躁,我想,他肯定是思维短路了。于是,我引导他:“你是从学习角度来谈的,如果从家庭、教育等角度考量,‘心声还有哪些内涵吗?”他终于豁然开朗,作出了精彩的表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四、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拥有掌握打开智慧宝库的钥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这和中国的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能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注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等都会获得长足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成熟。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现代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鉴赏评价,如果能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教给学生鉴赏评价的思维方法,诸如:就篇章结构而言,可以对文本的线索、过渡、照应、材料的详略等进行鉴赏;就表现手法而言,可以对衬托、对比、象征、联想、想象等进行鉴赏;就语言的表现力而言,可以对描写、抒情、议论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进行鉴赏……那么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束手无策。只要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启发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因人适时而异。

总之,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当代世界出版社

【责编 张景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