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做大做强“老字号”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天津“老字号”企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4-04-24

◎文/褚丽萍

当前,天津正处于重要的历史窗口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又要兼顾提升存量资产的质量效益。“老字号”企业是天津“存量资产”中的宝贵财富,发挥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作用,其以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实施品牌战略、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当前在加快推动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多点着力,“新”“老”兼顾,深入挖掘天津丰富的“老字号”资源,以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高度谋划“老字号”企业发展路径,使这支“潜力军”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为进一步摸清“老字号”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建议,结合日常统计监测,笔者对“老字号”企业开展了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专题调研。

一、天津“老字号”企业整体状况

据市商务委资料,商务部自2006年开始认定 “中华老字号”2批次,天津2009年开始认定 “津门老字号”4批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狗不理”、“桂发祥”、“劝业场”、“天女化工”、“同仁堂”等“老字号”企业142家,拥有“老字号”商标149个。其中,“中华老字号”商标66个,仅次于上海(180个)、北京(117个)、江苏(96个)、浙江(91个)。

(一)基本情况

1.工、商业并重,商贸餐饮和医药化工类居多

天津“老字号”企业主要涉及商贸餐饮、医药制造、化工机械等行业,其中商业企业占49.2%,工业企业占44.7%。具体看,食品饮料加工企业28家,占24.3%;餐饮企业20家,占17.4%;批发零售企业18家,占15.7%;医药轻工化工制造企业17家,占14.8%。

2.区域分布特征明显,和平、红桥是主要聚集地

和平区是天津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商业底蕴浓厚;红桥区是天津商业的发祥地,估衣街、河北大街一带的商业历史悠久。两区是天津“老字号”的主要聚集地,共聚集了天津45.3%的“老字号”企业,分别占总数的29.6%和15.7%。

表1 “老字号”企业行业分布

表2 “老字号”企业主要聚集区

3.民营企业占主体,国有企业隶属管理较为集中

据市商务委资料,天津“老字号”企业中,民营企业90家,占63.4%;国有企业52家,占36.6%。国有企业主要隶属于渤轻集团 (15家),二商集团 (9家), 医药集团(8家),渤海化工(5家)。

(二)主要特点

目前,由市统计局“一套表”平台监测的52家“老字号”企业中,商业企业31家,工业企业20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家。从主要经营指标看,企业生存和发展阶段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1.企业进入成熟期,适度多元化发展

这类企业经营规范,规模较大、竞争力强,不断立足自身发展优势,与时俱进,制定多元发展战略,显示出良好的经营前景。从监测情况看,52家“老字号”(一套表)企业中持续三年盈利的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各有17家,占65.3%;盈利企业中,近三年年均利润率超过10%的有六家,属于第一类,占11.5%。从总资产贡献率看,近三年年均总资产贡献率超过10%的有15家,企业获利能力较强,对全市经济效益提升起到较强拉动作用。

2.发展较为平稳,企业活力有待提高

这类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整体发展平稳,但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理念和风险承受能力等还有待提高,面对市场多元化发展和消费升级,这些“老字号”也面临着成本上升、人才难留等一系列问题。从监测情况看,52家“老字号”(一套表)近三年持续盈利的企业中,净利润率不足10%的商业和工业企业各14家,占53.8%。

3.发展不容乐观,已处于亏损状态

这类企业由于市场萎缩、经营不善、场地拆迁或历史负担等原因,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从监测情况看,52家“老字号”(一套表)企业近三年平均净利润率为负的商业企业14家,工业企业4家,其中,三年均为负的分别为6家和4家。

(三)发展经验

1.秉承诚信为本,质量为先的经营理念

“老字号”百年传承,始终以高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严守行业标准,严格企业管理,注重传承中华文化。如“桂顺斋”、“天宝楼”、“狗不理”等食品制作企业,严把原料品质、严控生产流程,确保成品用料讲究,口味地道;“同仁堂”、“隆顺榕”等制药企业在投料上选用质量上乘的名贵药材,原辅料采购、工艺设计、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物料存储等环节实施严格质量监控,确保药品品质和临床疗效。“老美华”鞋面采用“瑞蚨祥”上好面料,“线缝一寸三针半”,制定了一正、二要、三不准、四净、五平、六一样、七必须、八一定严苛的验鞋标准,创建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等等。

2.利用科技创新拓展市场空间

进入新时代,企业的品牌内涵、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变,因时因势全面创新的“老字号”取得了较好发展。如 “狗不理”加大研发投入成立技术中心,与科大共建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承担多项科技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跨界”进军咖啡连锁、保健品和益生菌等功能食品领域,实现老字号品牌多元化发展。“老美华”成立了研发工作室,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时尚服饰,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亨得利”研发出电商服务“钟表管家”,积极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在钟表维修领域独树一帜,“起士林”创新西餐和西点品种,拓展冷食领域。

3.弘扬“工匠精神”,重视人才培养

“老字号”企业多源于手工作坊,即便融入现代技艺,仍有很多工艺忠实地保留着传统手工操作,这种特殊人才更甚于现代商业企业成为稀缺资源。如“亨得利”以维修服务见长,平均历时4年打磨培养一名独挡一面的维修技师,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桂发祥”立足 “大工匠”概念,从德从艺严格选拔技艺传承人,麻花制作的核心技术搓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美华”的手工制鞋、津派旗袍、连袖男装等制作技艺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培养和发掘人才方面,加强与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美术学院、工业大学和财经大学等开展工艺、师资和职业交流。

二、“老字号”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不足

部分“老字号”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陈旧,固守原有经营模式和格局,过多强调“原汁原味”和“传统特色”,错失发展良机,目前经营产品和销售渠道都较为单一,削弱了品牌发展空间。从调查问卷结果看,对企业长远发展持“保持传统”态度的企业,经营效益均欠佳。

(二)人才短缺成为影响企业发展重要因素

目前,“人才短缺”已成为 “老字号”发展的共性问题。调查问卷显示,75.6%的企业认为“后备人才短缺”是“老字号”与新兴企业相比较的劣势(多选)。实地走访中,企业均从不同侧面提到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面临管理人员断档问题,影响企业规模扩大。二是传统技艺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后继人才培养难度大。三是员工结构不合理,高素质员工占比较低。

(三)品牌宣传推广成效不明显

从 “老字号”企业自身看,部分企业品牌推广意识不足,缺乏品牌运作人才,对互联网的利用不深入。从政府层面宣传看,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传统的宣传方式对新消费阶层的效用并不明显。从问卷结果看,有57.8%的企业认为 “宣传力度不够”。实地走访调研时,有企业提出,提到“老字号”,就很容易和“陈旧”、“过时”等字眼联系起来,归根结底是没有形成尊崇老品牌的社会氛围,人们对新时代的“老字号”还缺乏足够了解、存在一定偏见。

(四)对“老字号”支持和保护力度不够

从调查问卷看,55.6%的企业认为对“老字号”的扶持政策少;22.2%的企业认为“老字号”受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落实有偏差,分别有44.4%的企业认为“产权保护力度小,品牌价值利用不足”和“税负过高”。

实地走访中,一方面有企业提出,相关部门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有限,处罚力度小,假冒产品对品牌影响很大,降低了百姓对老字号的信任度。另一方面有企业深受“职业打假”人士的困扰,频繁因“老字号”、“著名商标”、“非遗”等标识的使用被职业打假人士举报、投诉,虽聘请专业人士在宣传合法合规上作了专项指导,但因没有专门的《老字号法》作为判定依据,自由裁量空间较大,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立案的案件进行应诉。

调查问卷中,仅7家企业提到目前可以享受如:项目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奖励、小微企业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但没有专门针对“老字号”的优惠政策。实地走访中,部分企业提出税负过高问题。如某企业部分专卖店和两家工厂为租赁个人房产,合计年租金275万元,税款则达106.81万元,税赋占比38.8%。主要包括增值税、城建税、城市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承担房屋所有人的个人所得税等,占企业年缴税金的6.5%。

(五)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进

十八大以来,天津加大“放管服”力度,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松绑解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从调查问卷结果看,仅有4.4%的“老字号”认为当前营商环境“非常好”,33.3%认为 “较好 ”,53.4%认 为 “ 一 般 ”,8.9%认为“亟待改进”。

从“老字号”企业对目前营商环境的评价看,一是现有政策在企业层面的宣讲力度不够。具体看,对问卷所列相关政策(多选)均了解的占24.4%,其中,《关于促进天津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知晓率为46.7%;《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规定》的知晓率为44.4%;《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的知晓率为42.2%;均不了解的占28.9%。二是相关政策落地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从问卷结果看,对“是否能较为方便找到政策解读部门”的评价,认为“能找到相关政策中注明解释部门和联系人、联系电话”的占46.7%;“相关政策未注明解释部门和联系人、联系电话,但自己能找到”的占20%;“找不到”的占4.4%。对“是否有主管部门主动政策解读”持肯定态度的占53.3%,否定的占46.7%。从实地走访情况看,有企业提到: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导致地处黄金地段的企业固定资产闲置2年得不到启用,基本准备就绪的经营决策无法实施,原本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巨大包袱,影响企业整体发展。还有企业提到:某些繁华商圈仍存在违法扰乱经营秩序的情况,执法人员 “无能为力”,企业只能自行解决。

(六)部分国有“老字号”企业产权改革亟待跟进

调查问卷显示,针对“企业发展的瓶颈有哪些 (多选)”的问题,33.3%的企业认为是“体制机制制约”。有企业补充提出:体制机制僵化,管理层臃肿,创新型人才短缺。国企束缚较多,无法与民企抗衡。行政命令较多,考虑决策和执行因素较多,风险担当能力较差等。

三、助推“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结合日常统计监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企业,我们摸清了天津“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反馈研究,部分问题已在解决中。为提高调研成效,及时为天津“老字号”企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提出以下建议。

(一)“一企一策解难题”精准服务,“双万双服促发展”对症下药

“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与活力的有效手段。建议一是以“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为契机,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成立专门的“老字号”服务组,建立“老字号”企业动态管理名录库,定期搜集整理数据,对“老字号”企业全面走访调研,摸清企业需求,与现有政策寻求对接,逐步推进现有问题的解决。二是以商务部门重新认定“老字号”工作为契机,对市场认可度高,发展潜力大,历史悠久的非“老字号”企业积极帮助申请认定;对发展较消极的企业也要给与引导服务,帮助其树立信心。

(二)加大宣传推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老字号”的宣传上与新时代紧密结合,深入研究主流消费群体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消费习惯等,加强顾客期望值管理,把新时代顾客期望与 “老字号”的品牌价值、文化传承和创新理念更好地融合,让更多的天津人了解老字号、喜爱老字号、消费老字号,使老字号消费成为时尚。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引领作用,加强与京东、天猫等开展“互联网+老字号”合作,开辟“老字号”专区,利用新零售的趋势,提升“老字号”整体形象,营造“老字号”发展良好舆论氛围。

(三)完善“老字号”人才发展机制

鼓励和支持 “老字号”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和技艺交流,开展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的确认,支持传承人授徒传艺,并提供必要的研讨、展示和宣传条件;鼓励有关机构和专家为“老字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支持“老字号”企业完善薪酬和人才培养制度;鼓励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老字号”企业就业,厚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土壤。

(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给与专项资金支持

“老字号”企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环境。近期,天津已制定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针对“老字号”企业的《关于促进天津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议按照意见要求,形成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任务清单,层层督促落实。对“老字号”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融资便利、信贷财政支持等政策倾斜,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一样保护 “老字号”企业扎根天津的发展热情,鼓励他们将资金更多投入到科技研发、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