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6-03

岳金侠

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转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我们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掌握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组织者和调控者的教学模式,我把它归结为“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22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53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要着重能力的培养。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指导他们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却处于一种误区中:重教师教授,轻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教师往往在不自觉中取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几乎等同于“讲解”“灌注”“考试”“评分”;“学”几乎等同于“听讲”“抄写”“记忆”。要想摆脱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就要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有意义地设计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和创造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一、教师启动是“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以英语课为例,在上一节课的前一天,教师首先分发预习学案,学案内容包括:温故,预习梳理,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提纲,语言学习,合作探究,预习反馈、预习小节等。教师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文本知识的时间,在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自己独立预习思考、查笔记、小组交流、向教师寻求帮助,还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图书室的图书查阅资料等等。

二、学生自学是“交流—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以Go for it,Unit6的阅读课文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为例,教师在上这堂课时,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然后教师给出一些词组的汉语意思,如:保持健康,说实话,远离……,达成一致,即使,对……不好。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汉语的英文意思,然后把它们写到黑板上。这些词组或短语就在课文中,很容易找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只要认真读课文了都能找到,这样差等生都能说出正确答案,使他们增强了信心,然后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给出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是文章中三个人物的饮食习惯以及他们关于饮食的观点的统计表,让学生填出这个表格。这道题增加了一些难度需要学生摘抄书上的内容,有的句子需要变换一下人称,有的动词需要交换一下时态。不过只要细心,大部分学生也能完成。然后教师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性地陈述一下Peter,Laura和Tony这三个人。这就增加了难度,最后教师让学生再次读一遍课文,提出问题:Who has a healthy diet?Who has an unhealthy diet?Why?这种“阶梯式”的教学目标既照顾了差等生,又给好学生提出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学生以组为单位,把自己分得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拓展,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小组讨论中,各组员向组长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然后组长带领组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并把各个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下一步组际交流时提出这些问题,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穿插其中,去各个小组巡视,解答学生的疑惑,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言,向同学、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在答疑解惑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四、组际交流是“交流—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交流一般是从一组开始到最后一组,也可以从最后一组到第一组或采取抢答的形式,交流的内容是讲解、分析本节课的语言学习点,即重点词汇、短语或句型,以及一些语法知识。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出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或由此题进行知识拓展、辨析、变式训练等。各组可以把自己小组讨论中未能解决的疑惑拿出来让大家帮助解答,全体同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找到正确答案。

五、练习评定是“交流—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师根据本节课的语言学习点,设置一些相应的课内练习,如选择题、句型转换题、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或连词成句等来当堂测评一下学生的课堂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收获,大致内容为“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统领者,也不存在话语霸权,课堂专利,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这种教学模式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引导他们求变、求异、求新、求奇的内驱力,营造一种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田彩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