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4-06-03

张巧爱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而且也是传播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理解和认识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因此,思想政治学科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近年来高校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大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对纯粹的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加之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举步维艰。为了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0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但是,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工作。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契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呢?这也是广大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创新实践教育方法,巧用案例教学,升华思政理论课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理论课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高校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学习思政理论知识除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课外,同时还包括集中授课、宣讲辅导、举办讲座等,这些对做好系统教育灌输、帮助学生扎实思想根基、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为引导学生走向正规,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态度积极,敢于尝试新生活,这也是当代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也要主动适应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传授知识,将思想政治学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提高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

(一)采取社会实践教学

例如,在形势政策教育中,讲解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分析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在作风纪律教育中探讨政策法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理论性很强,基于此,在实际教学时,就需要做到用社会实践启迪、引导,结合具体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解疑释惑,用系统的知识去开阔他们的视野,进而再达到升华思政理论课感染力的既定目标。

(二)巧用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倘若一堂思想政治课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案例穿插其中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实际教学时,要有事理结合、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只有这样,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才能有“血”有“肉”,学生听得也会更有滋有味。在思政理论课讲解时运用事例需要做到“四要”:第一,要统一,做到例证与观点统一,不要“风马牛不相及”,更不能相悖抵触。第二,要贴切。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人或者身边的事,善于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选取一些事例讲解,这样也会使得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三,选取的案例要新颖。要注重选取最新的事例,要将最近宣扬的先进典型、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等适时引入到课堂之中,这样也会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第四,活泼。要善于用活泼的形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教学中要主动适应授课对象的特点,要尽可能地建立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讲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感染他们、教育他们。

二、创新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尽管他们生理上逐渐成熟起来,但是心理还未成熟,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价值观还未完全定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随着知识的增长与交往空间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刻。而且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尊重知识、乐于交往、追求新潮、崇尚理性。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时,很多学生则表现出迷茫,有些还出现信仰危机等状况,心理归属感减弱,功利价值取向日趋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需要先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熟悉他们的思维习惯,然后再结合他们现有的思维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切实达到在思维同构中使教师传授信息的方式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接受知识的水平相一致。

此外,也要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社会转型期引发的信息大发展,使得高校学生在接受事物方面的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多种不良价值观也随之而来,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有些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为此,则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学,借助新媒体平台,多向学生宣传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充实、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尽量多宣传科学理论知识,切实做到马克思指明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的目的。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占领文化制高点,多传播一些正能量,引领新风尚,逐渐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三、创造条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专职化。要按实际比例配足、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杜绝靠走后门,杜绝无德无能又无专业知识的人混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中。着力打破“什么都不能做的人就去做政治教师”的谎言。

其次,也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与专业培训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有政治性、思想性,同时也要有学术性,照本宣科的教师是不可能获得学生青睐与认同的。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术性,首先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研含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感染、教育学生。

最后,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采取一些名校的做法,比方说,主动打破一门课一个教师讲到底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法,教研室可以集体备课,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采取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或者将本校或者外校的名师请到本校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解,名师也可以由跨院系、跨专业的多学科教师组成,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名度,提高大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其的重视度,这样也利于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学科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思想政治学科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思维敏捷、勇于创新,但是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对待事物的分析问题能力不强,面对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合理处置,所以,这也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实现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同时也要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董科伟.试论大学德育中互动的实质与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2004(4).

[2] 尉峰,沈志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建设路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2(6)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