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曹秀玲
摘 要:传统的课程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而让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价值成为附属,变得可有可无。这种教学结果是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关键词:教学内容;学生;家庭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5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2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并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下面我就影响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的因素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方面
现实的、有意义的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会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只会做题就行了,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习数学真有用。
(一)现实性
数学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可以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应努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身边的数学,使数学学习真正融入生活之中。如“圆的认识”一课,从自行车轮胎为什么是圆的导入新课,巩固应用阶段,可安排这样的问题:“人们在观看表演时,总是自觉地围成一个圆形,你能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一下吗?”
(二)趣味性
布鲁纳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内在的兴趣。”只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搞竞赛等,都能达到这一目的。
(三)挑战性
频繁的提问,简单问题的罗列会使学生索然无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教师应创设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用数学知识特有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外因须通过学生的内因来起作用。
(一)明确的学习目标
小学生年龄很小,许多大道理可能难以理解,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制定远期或近期的学习目标,并随时督促并帮助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这将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养成。
(二)持久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为激发学生进行个体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包括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父母的奖励、教师的表扬、获得优秀成绩、评定优秀学生等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条件。这种被外部条件激发而来的学习动机,可称为外部学习动机。它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小,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暂。外部条件一旦“时过境迁”,那么,被其所激发起来的外部学习动机也就会随之而“灰飞烟灭”。如对学习的需要、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情感、理想、自尊心、自信心等,都要转化为学习动机,这种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可称为内部学习动机。它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久。如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这门学科,甚至终身不变。
三、家庭方面
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是家庭的一员,家庭环境的好坏也必将影响学生的发展。(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要做孩子的第一任教师。(2)家校多沟通。通过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教育内容,学生成长的教育氛围和在校表现,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以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家校的联系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培养相互间的感情,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总之,影响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正确态度、良好习惯的因素有很多,但只要教师、学生、家长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相信我们的学生肯定会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良好的习惯,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 白银科.浅析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新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2).
[2] 丁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3(2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