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筹帷幄诸葛亮之武功篇

时间:2024-06-03

张迪 谢宇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038-02

古代的诗人们之所以在自己的诗作中写到诸葛亮,对其大加赞颂,除了诗人本身渴望如诸葛亮般能遇到明主,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之外,还有对于诸葛亮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同,诸葛孔明最后虽未能兴复汉室,却也可歌可泣,成为仕途不顺的诗人心中的偶像。诸葛亮除了杰出的政治才华,军事上也有巨大的成就。《隆中对》是诸葛亮战略思想的集中展现,向刘备展示了蜀国未来应该走的路,在后来的征伐中也基本是按照隆中对的意图而展开的。

诸葛亮出山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的曹军大将夏侯惇。夏侯惇的大军直扑刘备驻扎的新野,而新野却是一个小县城,此时刘备的手下只有几千名士兵,战将也仅是关羽、张飞、赵云几个人。加上刚刚打了败仗,敌方又士气正盛,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面对此种不利局面,此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展露无遗——他从容不迫地调度,先用火攻的方法打败夏侯惇的军队,后又水火并用,打败曹洪的军队。再一次以弱胜强。同时也确立了在蜀汉阵营中的地位。

在三分天下中,不得不提的是赤壁之战,这是一场确立天下三分的决定性战役,阶段性的打退了曹操下江南,一统天下的目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诸葛亮的付出以及努力,怎么会有最后的大胜呢?正是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上的大局观,才有了吴蜀的联合和赤壁之战的大胜。这一场胜利将诸葛亮的军事家、谋略家的杰出才能和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赤壁之战后,在荆州的争夺战中,孙权出力最多,但是刘备获利最大,是真实的诸葛亮智慧的体现。后刘备入主西川,三足鼎立形成,刘备的力量有了较大的发展,三国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代。但是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总览蜀国的军政大权,新主即位,此时南方叛乱,诸葛亮用近一年的时间准备南征,同时战略上恢复了与吴国的同盟关系,同时他也清楚的认识到南征对于北伐的重要意义,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的思想。建兴三年三月,诸葛亮亲率蜀军南征,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意见,以攻心为上的战略思想,“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同时在战备工具的制造上,提前准备,从而大胜蛮兵。当年秋天,诸葛亮南征结束,大获全胜,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战略效果,南征的胜利与诸葛亮的攻心为上的作战方针有重要的关系。

返回成都后,诸葛亮开始着力准备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魏文帝去世,诸葛亮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黄初四年,诸葛亮对朝廷的百官描绘了北伐的前景;太和元年,诸葛亮亲自率军开赴汉中,打破了三国相对平和的状态,诸葛亮驻兵汉中,中原大震。之后他迅速攻占祁山,但是由于马谡的纸上谈兵,使战略要地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利而告终。当年的冬天,诸葛亮发动了第二、三次北伐戰争,第二次失败,第三次获胜。太和五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但终因李严失误导致后勤供给困难,再次以失败而告终。此后诸葛亮的战略思想转为与民休养生息,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三年后再次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采用了分兵屯田的战略,但是此间诸葛亮晚睡早起,事无巨细,均亲力亲为,病情加重,最终在军中病逝。

诸葛亮死后,蜀军采用了他的战术退军,平安返回汉中,结束了北伐战争。在整个北伐战争中,诸葛亮多次以弱胜强,在与平生劲敌司马懿的多次直接交锋中,诸葛亮胜多负少,多次赢得对手的称赞。陇上一役,借司马懿之口,说出了诸葛运转乾坤,通天遁地之能:“孔明善会八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此乃六甲天书中内缩地之法也。”上方谷一战甚至差点将司马懿烧死,但是终究天意难违,司马懿得以逃脱。司马懿多次战败,留下了心理阴影,后来甚至还留下了“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轶事。在出祁山时,诸葛亮制造了木牛流马,解决了蜀军的军粮运输问题;死后将画好的连弩的样本交给姜维,使之成为蜀汉后期重要的作战工具。《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说:“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做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在整个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用兵出神入化,屡次建立奇功,更留下了空城计的千古佳话。“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五千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此话虽有夸大,但也一定程度的反映了诸葛亮用兵不能出奇制胜的事实。

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陈寿这样评价:“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作为史学家,陈寿的评价颇有代表性。诸葛亮未能扬长避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虽最终未能兴复汉室,匡扶社稷,实现刘备的托孤重望,但依然无法抹杀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他是蜀汉的旗帜,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谋略家。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