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郭春琼
摘 要 阅读是学生成长的阶梯,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身心愉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应该为孩子营一个氛围、搭一片蓝天,让孩子插上阅读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关键词 孩子 阅读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3-0116-02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多读书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加强儿童阅读的普及和推广,从小学抓起,为孩子营一个氛围、搭一片蓝天,让孩子插上阅读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一、在课堂中激发阅读兴趣
1.巧设情境,引生乐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语是艺术中的艺术,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运用更使这一艺术如虎添翼,大放异彩。如教《伯牙绝弦》一课,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几段音樂,让生闭上眼睛认真感受,师提问:“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从而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吸引学生自主走进入文本。
2.入情入境,以读助讲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地朗读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的魅力,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引导孩子选好书
1.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
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就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它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多彩生活,蕴含丰富的知识,还再现了属于儿童的奇特的想象和他们的成长历程。因此它能深入儿童的心灵深处,占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尊重和保护小学生纯真美好的情感,同时还能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想象力、语言感悟力等潜能。而且儿童文学作品形式多样,有童话、诗歌、戏剧、小说、故事等,能满足孩子们各异的口味和求异的心理。
2.鼓励随意性阅读
鼓励随意性阅读,不是放任自流。老师要有适当的引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供其自由选择阅读。这些书目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历史的见证留下的经典。它不一定都是“名著”,但都是“父辈读了儿子还需要读”的东西。包括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等文学意义上的经典;中外古今名人传记等科普意义上的名著;幻想世界里的童话、寓言……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经典”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变化。
三、家长要参与课外阅读指导
1.营造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
古代有“书香门第”的说法,似乎但凡出生于读书世家的人,必然也是读书人。这里便蕴含着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教师应主动积极地与家长们沟通。家访、开家长会、个别交流,都是可行的途径。介绍名人读书故事,交流智慧型家长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经验和成果,以触动家长们,争取他们最大程度的配合。营造和谐的家庭阅读氛围,以家长自身的榜样延续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热情,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2.走出一味拜读“名著”、作文参考书的误区
首先,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接受能力。那些家长眼中所谓的“名著”相对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而言有一定距离,一味勉强阅读,反而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把孩子推离了“名著”。其次,课外阅读固然有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但并不是唯一功能。何况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点滴的积累,厚积薄发,岂是几本速成的作文辅导书所能达成的?
3.给孩子的课外阅读“减负”
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孩子积累好词好句,在文章中进行圈点勾画,背诵精彩片断,甚至写读后感。于是不少家长依葫芦画瓢,要求孩子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也要做到以上要求,觉得这样既方便检查,又能让孩子“学有所得”。其实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反而给他们的课外阅读负上了沉甸甸的“担子”。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葛敏芸.加强校内外沟通 提高课外阅读效益[J].小学语文教师,2005,(12).
[3]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曾 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