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高校辅导员“团队合作模式”的发展

时间:2024-06-03

苏日娜 张冬梅 刘瑆

中图分类号: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05-02

一、高校辅导员人员组成结构的变化

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的建立初期,社会及高校对其还存在一些误解,诸如“专业上不去的教师才来搞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工作人人都能做”等等,加之辅导员岗位经常被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所占据,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及规划,使得其更多地扮演了大学生“保姆”的角色。

时代变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增加,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台,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便成为了高校发展中非常重要、紧迫的任务。 至此,拥有着各类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博士生开始走进这个岗位,高学历人才的进入,是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补充,更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学历高,“专业”弱,也成为当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欠缺的现实反映。

二、当代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不断拓宽,除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外。还出现了凡事不知道由谁做的,就都安排给辅导员,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安排工作、下达任务的现象。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除了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还必须是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高手、宿舍管理方面的能人。繁重复杂的事务性工作,多重角色的冲突和矛盾,常常让辅导员疲于应付,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要让高校的每个辅导员都成为各个方面的行家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学有专长”、“团队合作”才能保证辅导员这支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团队合作模式”的探索

1.加强辅导员自身的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必须贯彻于团队工作模式的整个过程即要强调“终身学习”制,它是以辅导员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前提,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育理论和知识体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党团组织建设等领域接受规范和长期的专业训练,不断的树立专业自信和学术团体的权威性。

学校领导应该对辅导员外出培训、考察、交流、继续教育等方面适当增加投入,这样就使在通用职业能力学习之外为不同专业发展方向的辅导员提供专门化学习的便利条件,会大大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辅导员在指导学生的活动中的创造性,提升职业化的程度,促进团队的和谐全面发展。

2.合理构建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

构建合理的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可以改变原来按人数,分年级、分专业配备辅导员的固有思维,尝试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及专业特长,将辅导员的队伍这个大团队直接按大学四个年级的培养重点划分为“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业辅导”及“就业指导”四个分团队。各分团队中又可分为不同的发展方向,如:心理辅导方向、德育方向、学生事务研究方向等。各分团队的成员的研究方向一致,大家群策群力,发挥团体优势,集中精力帮助在校大学生平稳顺利成功的度过大学的每一个阶段。

思政教育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刚迈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完成“角色转变”,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活上,从而避免很多学生产生心理不适应,陷入生活难打理的窘境。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的知识体系,使大学生初步产生“规划”学习及生活的理念,并尝试着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大学生活中,避免盲目慌乱的度过大学二年级。

学业辅导团队的主要工作对象是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专业课,很多同学由于兴趣不大、底子不厚等原因,学习起来特别吃力,此时,学业辅导团队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运用专业学习方法及时辅导学生,平稳过渡到大四。

就业指导团队的主要工作是针对大四学生的考研就业问题的,在就业过程中,团队老师通过举办模拟招聘会、简历书写大赛等相关就业技能的培训课程,帮助同学们顺利就业。

纵观这四个分团队的队伍建设,不难发现,“团队合作模式”的建立不仅可以分担辅导员自身的角色压力,使辅导员不再唱“独角戏”,还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负荷,避免角色冲突的同时,也使工作职责更加明晰化,避免了多重角色的冲突与角色模糊、责任泛化的尴尬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心理压力。

3.辅导员晋升及考核制度的创新

一般高校的辅导员晋升及考核工作是由学校和学院两级部门共同完成。学生处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具体领导和管理。

在构建了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后,辅导员的晋升与考核工作可由各分团队的队长与学工部直接对接完成。具体的考核形式可以参考积分制,主要通过考核辅导员在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日常工作表现及学生评价等方面以学年为单位计算,考核优秀奖励方式除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务晋升等途径,还应该提供对外交流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可以鼓励辅导员在工作上的不断前进及创新。

总之,只有正确认识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索出这个群体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晋升模式,才能为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