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陈薇
摘 要:高中语文选修课对于每一位一线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选修课作为必修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必须调整惯有的教学思路,让选修课堂呈现生机与活力,为其注入期待元素。
关键词:新课改;选修教材;新课堂;期待元素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在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下,对课程结构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强化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最为明显的是改变了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是历年来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多的系统工程,也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本主义理论,实施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实现”的策略。
《课程标准》对选修课教学有系统地界定,规划和安排,但它只是个指导纲领,缺少细节的教学策略安排,缺少具体的操作要领,缺少微观的课堂层面的指导。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还要考虑选修课教学如何与高考衔接,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策略的选择,学生多样学习方式的要求,适合校情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建立等问题。另外,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倪文锦先生认为:“选修课不再是必修课的补充和附庸,而是语文课程双翼中的一翼,共同构筑了语文新课程。”就应用学角度看,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或深或广,或从特殊到普遍性,或从感性到理性等。如何上好选修课,如何为选修课插上翅膀,我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归纳如下:
一、体现学生的选择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体现基础性,更应该致力于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
如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共有九个单元,共十八篇小说,且基本上均为长篇小说。我在上该书前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自由确定几篇精读篇目。最后学生选择了“人情世态”“家族记忆”及“女性声音”三个板块,并选择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作为重点阅读篇目,在老师上课前学生先进行文本阅读。我认为给学生一定的对教材的选择权符合选修课的基本性质,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课程的整合性
选修课内容多,涉及面广,要求高,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上狠下一番功夫,改变以往一篇篇单篇备课的做法,打通课与课,专题与专题,做到整合打包,以最大限度的容量展现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
如根据学情,可以打通必修和选修。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单元学习提要中明确了学习和教学的重难点——体会声律之美,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而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又有李清照的《一剪梅》,如果只停留在必修的讲解分析层面,无疑是机械重复的叠加,无新的质变。显然与选修的初衷相悖。因此,我们不妨将两部分整合成一个专题《李清照和她的词》。利用专题的优势,可让学生借鉴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为李清照作传,列出她人生的主要生活轨迹,并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南渡前后李清照生活境遇的迥然不同。让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寻找能动态呈现李清照心路历程的代表性诗词。这样,《点绛唇》中“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天真烂漫的闺阁少女李清照;《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思妇李清照;《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历经人生变故的李清照。这样专题式的学习能更好地整合教材,也能培养学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思维方式。
三、关注教学手段的丰富性
1.以读促学
诗歌学习重在朗读,教师适度地指导学生进行大声阅读,放开心胸接纳古人豪放的情怀,感受或悲或喜或闲适或恬淡的情思。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如配乐朗读法、默读法、情境朗读法等,让每个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走进诗歌、走近诗人。领悟到诗歌的精彩实质,进而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共鸣,陶冶情操。
2.以电影欣赏促学
在教《中国小说欣赏》时,学生已精读了《白鹿原》文本,我在教学中播放电影,让学生由文本到电影,并做出影评,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走进生活”促学
选修课提倡“以生活为教材,突破教室空间的限制”,在教授《新闻阅读与实践》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这本“大教材”。联系报社和电台让学生了解新闻采编过程,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
四、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不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需要面对评价的问题。因为“语文教育评价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重视考试的国家,它起着调解语文教学的作用。好的教学评价能引导语文教学走上正确的轨道,反之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作者批判了我们长期沿用的“回忆式纸笔测验的模式”,认为它“无法客观地评定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种学程设计中的进展情况。学生可能因记忆具体信息取得良好的测验成绩而受到奖励,但却因此而丧失了那些更重要的东西,如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以及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选修课教学中,我们不止运用一张试卷来做终结性评价,而是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也评价其参与学习的过程。
语文课堂教无定法,但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动脑筋想办法,一定会让选修课课堂呈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3.赵志伟.高中语文课标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三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