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DIP付费方式下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益的策略

时间:2024-04-24

席先富,苏 新,何雨馨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医保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直接涉及政府、医院和患者三方,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涉及各方面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最为关注的民生工程之一。

一、DIP支付方式实施背景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发展大致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全额公费医疗时代,即由“公家”或者单位承担医疗费用。第二阶段:1998年,社会医疗保险统筹时代。此外,各地探索中,有上海的总额预付分级管理、淮安的按病种结算、柳州的“总额包干”结算、牡丹江和济宁的单病种付费等。第三阶段:按人头、按病种、DRG付费等方式。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按人头、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2021年,国家医保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

2021年3月,国家医保局召开医改试点推进视频会,部署DRG、DIP付费试点工作,要求30个DRG试点城市和71个DIP试点城市在2021年全部实现实际付费。南充市是本次DIP付费的试点城市,并于2021年9月全市共609家医疗机构已实施DIP付费。南充市医疗集团是2011年6月成立的医疗联合体,其共有70家成员单位,含7家市级医院、21家县级医院、31家乡镇医院(社区)及11家民营医院。

本文以南充市医疗集团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关文献,结合卫生专家访谈,研究南充市在DIP付费试点下,如何不损害政府与患者的利益前提下,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益,为政府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二、DIP支付方式实施的影响

DIP付费实施,医院收入增长幅度被严格管控,加之疫情的长期影响,老百姓就医支付能力下降,导致不少公立医院的医疗总收入不增反降。如某三甲医院,2022年1—8月医疗收入仅下降0.6%。这就推动公立医院从粗放型、规模扩张型发展向注重降低成本、精细化管理发展,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努力开展学科建设,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一)降低了次均费用,缓解了就医矛盾

DIP是病种分值法,通过构建的基于分值的比较体系,将以往各个医院的医疗行为从“不可比较”变得有“可比性”,医院具体收治了多少病例、是哪些病组、难度大小,一目了然,使得同一病组在不同医院的治疗水平可量化比较,降低了政府对医院监管的难度。同一病组的付费标准既定,促使医院控制不必要的检查、控制高价药材,降低次均费用。

医院须提升自身诊疗水平,在保障医疗质量前提下,主动优化临床路径,降低一些效果较低的治疗方式,控制一些非必要的检查与检验,减少就诊、治疗与手术的准备、等待时间,努力降低医疗成本,用国产药料替代进口药料,以“日间手术”替代非必要的住院治疗,积极服务更多的病人,进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通过DIP付费,倒逼实施分级诊疗

以前按医疗项目付费,医院要获得更多的医保基金,需要多开展医疗项目、多做检查。而级别高的医院,治疗手段多,检查设备多,次均费用就高;级别低的医院,治疗手段少,检查设备少,次均费用就低。级别低的医院不敢看大病或重病,主动转诊病人,导致级别高的医院病人越多,次均费用越高,医保支付的费用就越多,反过来挤占低级别医院的医保额度。

DIP是病种分值法,医院治疗的简单病种越多,分值就会降低;复杂病种越多,分值会相应升高。针对不同级别的医院的分值,可以设置最低标准值,低于标准值被处罚,高于标准值得到奖励。医院为了提高分值,就需要借助医联体,减少简单病种。此外,医保局也可先打包付给医联体,由医联体内部分配,实现了利益共享,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实现医院—政府—患者三方共赢。

(三)DIP付费实施,推动医院内部管理优化

药品和耗材零加成实施,疫情影响长期存在,DIP付费推行,收入增长受限。这使医院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压缩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质量,向内部管理要效益。

1.推动医院落实病种成本核算。DIP付费的实施,针对不同的病组,设置有付费标准,超过标准无法得到支付。这就使医院必须主动开展病种成本核算,核算病种的收入、支出总额,是否有盈余?收入构成情况,成本构成情况,收入结构是否可优化?成本是否可控制?进行精细化的成本管控,减少非必要的支出,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2.促进医院提升服务能力。DIP付费的实施,针对相同的病组,遵循“同病同价同治同质”原则,不再明确各医院的医保预算,鼓励区域内医院相互竞争,促使医院主动开展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转变服务态度,用优质技术和良好的服务留住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过度医疗、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行为的发生,规范医疗行为,优化费用结构,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3.迫使医院加快信息化建设。DIP付费的实施,按病组付费,病案首页的主诊断是结算的重要依据,病案的完整率决定是否能入组;物价收费标准一致,编码统一,方便了医保局对医院的监管,也对HIS收费信息、物价执行信息、购销存信息等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医院的管理决策也需要高质量信息进行支撑,进而推动了医院的信息系统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建设。

三、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益的策略

DIP付费的实施,使医院的发展面临新的压力,也为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DIP的付费方式,公立医院可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全面预算管理

当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编制收支预算时,主要采用增量预算与项目叠加结合进行编制,编制层级仅包括院级与科室级。DIP付费推行后,医院必须拓展预算的广度与深度,将病种成本、项目成本和服务量等纳入全面预算。具体包括:第一,完善预算编制的机构,编制机构必须包括医院运管、财务、物价、医保、病案、采购、药品、资产、装备、信息、医务、护理等部门,并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职责,分析诊断分组,把握收费标准,改进收费结构,保证医疗质量,进行成本管控。第二,开展医院内外部环境调研,分析各部门当前的状态,明确优势病组与潜力病组,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发展优势病组,挖掘潜力病组。第三,建立和完善的预算监管反馈机制,达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监管、事后有考核,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管理。

(二)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

DIP付费的实施后,医院的成本控制目标不是降低成本数额,而是选取最为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保持病组成本与分值增幅的相匹配,达到适宜的成本。具体包括:第一,强化成本管理理念,健全成本管控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使医院成本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第二,开设成本调整机构,结合医院实际状况、患者情况及预算编制数据,寻找成本控制差异点及其原因,进行控制或整改,降低成本管理中的风险。第三,开展精细化全成本管控,精细化成本管理,如药品购销控制、低耗定额管理、材料条码跟踪管理、采购谈判压价控费、设备收益分析,使用节能设备等。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DIP的分组是对临床循证的有效检验,其主要依据包括主要诊断和相关手术操作。要在DIP付费中,获得较高的医保支付就必须做到:第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特别是病案首页的编码质量,如主诊断、其他诊断和手术操作的名称及编码规范完整填写。第二,开展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管理,如开展三四级手术比例、疑难危重病例占比、低风险死亡率,CMI值、RW值等指标的管理。第三,优化临床路径管理,结合医院各科室情况和患者的情况,制定标准化的路径。第四,加强住院服务效率评价工作,包括评价同类疾病的次均费用和治疗时间,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第五,加强医疗安全评价工作,指标包括感染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服务态度等,并将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此外,还可以通过患者来对医疗技术、医德医风、工作态度、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四)推动薪酬制度改革

当前,不少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采用“院科二级、医护统一分配”的考核流程,实行“平衡计分卡、医疗项目点值法”的考核模式。这种考核体系无法细化到各医疗组,不能体现各岗位的差异,也不利于开展精细化管理。DIP付费的实施后,加强了政府的监管和考核,医院必须建立以DIP付费为导向的,按临床、医技、护理、医辅、行后不同序列不同考核方案的,针对医生直接考核到医疗组的多维度绩效考核体系。绩效指标制定中,可以增加一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例如CMI值、科研执行数、四级手术率、低风险死亡率等,保障医院发展与国家要求一致。

(五)开展精细化运营管理

DIP付费实施后,首先,医院应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设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包括政策与质量监督、财务成本核算、信息、病案统计与编码等部门及部分临床专家的运营管理体系,明确工作制度,厘清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开展精细化管理,优化医疗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其次,加强学科建设,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按技术与效率指标区分,弄清医院的“明星”科室、“问题”科室、“金牛”科室、“瘦狗”科室,分类管理,不同类别制定不同措施,减少“问题”科室,控制“瘦狗”科室。再次,医院应制定DIP付费相应的医疗质量监管制度,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专项监管。此外,建立DIP支付影响分析与预警机制,掌握真实、可靠的成本数据,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积极探索建立医院与医保局间的协商谈判机制。

(六)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加大医院信息化投入,完善医院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共享大数据平台,做到财务成本数据与HIS收入信息、工资薪酬信息、资产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物流信息等共享,实现“业财融合”。随着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了卫生行业的革新与重构。SaaS云软件对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运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公立医院应以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加大信息化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推进公立医院全面改革与建成健康中国提供信息保障。

总之,目前,我国鼓励积极探索多种医保支付方式,推动了DIP试点工作的开展。本文结合作为试点城市的南充市在DIP支付过程中的探索实践,通过关注DIP支付方式实施背景,分析DIP支付方式实施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益的措施,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