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张家港锦丰镇为例

时间:2024-04-24

季莹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一、锦丰镇老年人就业现状

(一)锦丰镇老年人口总况

锦丰镇有常住人口18万。老年人口有5.54万,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0.81%。其中,男性有2.61万,占老年人总数的47.16%;女性有2.93万,占老年人总数的52.84%。本文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老年人进行随机调查。

(二)样本对象基本情况

通过随机调查的方法,选择了120个样本进行调查,其中男性54人,女性66人。年龄在区间50~55岁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1%;56~60岁30人,占调查总数的25%;61~65岁的25人,占调查总数的20.8%;66~70岁的16人,占调查总数的13.3%;70岁以上人口12人,占调查总数的10%。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为小学和初中,占比33.3%和45.8%。受教育水平比较低,有些是文盲,因此在填写调查问卷时采用询问的方法。在调查中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超过一半达到65%,而实际上真正就业的老年人比例只有34%。也就是说,将近一半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没有就业。并且主要的就业行业是工厂的制造业,以及一些比较平价的餐饮服务业、环保绿化行业和农业。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续表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从性别方面分析。在调查的120个样本中,女性人数66人,男性人数54人,但是在男女就业比例方面男性高于女性,由于传统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调查中男性老年人就业率为40.7%,而女性老年人的就业率为31.8%,可见就算是退休后,男性依旧负责大部分的收入来源。

2.从年龄方面分析。在所调查的样本中,人数最多为50~55岁这个年龄段,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就业率也是最高的。70岁以下年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95%,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的老年人就业年龄不超过70岁。年龄越小,就业率越高,在就业的老年人中大部分为低龄老年人。

3.从文化程度方面分析。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小学和初中学历占大多数,样本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仅仅占15%,但是已就业人数占这个区间的50%,远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由此可见,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

4.从影响就业的因素方面分析。一是经济因素。调查发现,有63.3%的人认为老年人再就业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减轻子女负担。这是占比最高的一个因素。样本数据显示,有45.45%的老年人的靠领取退休金度过晚年,而18.18%的老年人靠个人工作报酬,其余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的赡养。一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吃药,还有老年人的生活经历造成的对未来疾病花销的焦虑,同时也想给儿女减轻赡养压力。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他们刚刚退休,子女有些还没有成家,他们需要赚钱来供子女成家,同时他们还有上一代需要赡养。这部分刚退休属于初老期的人未富先老,和未退休的人一样需要养家糊口,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已经成为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二是个人倾向。在调查中,选择个人倾向这个因素的有55位,占比45.8%。在调查的交流中了解到,一些老年人不能很好地转变角色,退休以后的清闲生活让他们没有身心上的愉悦,这部分老年人经济不是主要工作动力,工作带给他们更多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按照现在老年人身体状况来说偏低,即使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后也完全可以胜任目前的工作。但是却因为退休制度离开工作岗位,但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都保持良好,就业意愿强烈,会寻求再就业的机会。三是精神寄托。在调查中精神寄托这一因素占比44.2%。这部分老年人没有下一代和上一代的抚养需求,通常都是独自在家,时常会感觉自己不被需要,因而与在工作的时候状态不一致,心情郁闷。这部分老人退休后,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忙碌、规律的工作状态变为清闲、无规划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是衰退型转变。老年人在退休后就会逐渐与社会脱节,重新就业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有助于老年人拥有健康的心态、有健康的身体。四是工作需要。在调查中有27.5%的老年人需要因工作原因继续留在企业工作。一些比较专业的、特殊的、年轻一辈人才缺失严重的工作,就业单位会将那些经验丰富的人留任返聘。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巧的手工业和精密的机械技术这些行业。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容易,当然会要求多工作几年。这部分老年人身上拥有的工作技能、逻辑思维、知识积累都比刚入职的年轻员工胜任许多。这部分老年人再就业是高效利用人才为社会作最大的贡献。

表2 造成老年人就业因素分布

5.城乡老人就业状况比较。第一,城镇老年人就业率高于农村老年人。在样本中有59位老年人来自农村,就业比例为20.3%。有61位老年人来自城镇,就业比例为41.9%。第二,城乡文化水平差异影响就业比例。在调查中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于城镇老年人,大部分城镇老年人文化水平是初中,高中及以上占比也有23%。而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为小学,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7%,与此对应的就业比例也相差较大。从表3可以看出,文化水平越高就业率越高,同时城镇就业率高于农村就业率。

表3 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受教育情况以及对应的就业比例

二、老年人就业问题分析

(一)文化程度低,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从表3数据看,农村有51%的老年人只有小学学历,还有8%的人从来没有上过学。这部分老年人就业人数占全部农村老年人的8%。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所对应的就业率也较低,而且很少有人愿意聘请他们,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很多老年人依旧只能选择在农田里干活。因为农田精细化工作的需要,如拔除籼稻这类工作,农场就会雇佣这部分老人,尽管天气炎热,但对于老人来说这是为数不多的工作机会,还是会选择去给种田大户干活。工作时间长,夏天天气炎热,这类工作存在巨大风险,如果因为中暑等发生意外,加上老人与雇佣者之间没有任何书面协议,因此经也就无法提供就业保障。

(二)法律保障不充分

老年人在到达退休年龄之后,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不可以加入工伤保险,之前存在劳动关系的会由社保基金负责,现在转由雇主负责。一些企业为这部分人群购买商业意外保险,来保障退休再就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聘用退休老人对雇主和雇员都有相当的风险。普通劳动者在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时候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但对于劳务合同,不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只能按照合同法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面临自己劳动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也只能自认倒霉。

(三)就业渠道少且消息闭塞

老年人就业的渠道比较少,在调查中发现有80%的老年人并不知道相关的就业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非常少,不像普通的劳动者可以去招聘会这样的场所寻找就业机会,老年人的就业信息几乎就局限在互相之间的口头相传,或者就业单位一般都是靠朋友或者熟人介绍,老年人在寻找工作机会的过程中双方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往往是老年人处于被动的一方。

(四)就业单位存在歧视

不管是退休后留在原单位工作的,还是重新寻找工作的都存在就业单位的歧视。退休后留在原单位工作的,身份和没退休之前不一样了,也不会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而且大部分也不会让他们在原来的岗位上,会调去一些工作比较简单,同样收入也更低的岗位上去。对于那些重新找工作的老年人来说,大部分的企业是不愿意聘用这类人群的,很少有企业招聘50岁以上的员工。加上近年来整个就业市场的压力,很多年轻人都很难找到工作,因此他们在传统的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对刚退休的黄昏就业族非常不友善。他们其实是经验丰富的身体素质过关的那一部分人,但往往是退休后最不好就业那一部分人。对于年纪更大的那部分老年人来说,他们只可以去做一些打扫或者门卫的工作,而这些黄昏就业族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经验都能继续为企业贡献更多。

三、保障老年人就业的建议

(一)细化岗位分类,实现老有所用

老年人是就业的特殊群体,他们可以继续为这个社会继续贡献光和热,他们需要更多更适合他们的岗位,同时把一些岗位空出来给年轻人。在岗位设计上要考虑老年人身体素质,结合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和特长。用人单位的管理者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状况,完善岗位设计,合理利用老年人的工作经验和心态沉稳的特点,使得岗位更加切合老年人身心状态。同时,管理者要实行弹性管理,同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认可,提升工作满意度的同时营造舒适的环境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最终目标实现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完善老年人再就业市场

目前开展的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中,没有专门的部门或者机构针对老年人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老龄人口再就业的问题。老年人就业渠道少,市场不完善。应积极与企业、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各个社区村委沟通协作共同落实老年人力资源调查工作,按照企业要求和老年人力资源实际情况定期举办面向老年人的招聘会。也应在人才招聘网站新增关于老年招聘信息的栏目,拓宽消息的覆盖面。同时,要鼓励更多的企业创新岗位设计提供更多的适合老年人的岗位。此外,政府也应多提供公共类型的岗位,如城市环卫、公交车站拥挤时段引导员等。

(三)提供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

老年人无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老年人与公司形成的是劳务关系,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为这部分老年人购买商业意外险,来减少工作中发生的意外对企业和就业的老年人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要细化法律中对于这一块内容的规定。必要时,可以设立专门岗位,聘请法律工作者为这部分发生劳动纠纷的老年人维权,让维权的道路不再艰难,让他们可以无忧地工作,享受老年工作的时光。

(四)转变观念认识,稳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

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相较于过去都有极大的提升,人们的观念都更加开明活跃。老年人重新踏入岗位不再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话题,子女对于老年人再就业不要背负太多舆论压力。同样,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养老基金面对着巨大压力,延迟退休有助于减缓养老金压力,稳步推进延迟退休是趋势也是必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