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4
王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79-02
“事半功倍”,这是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人人都希望达到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学同样如此。目前,不少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工作量大、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现象,然而初中语文的课时较少,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期望和要求却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矛盾。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切实做到学生负担轻、老师效率高、教学效果好呢?
一、引导学生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还小,不知道如何去学习语文,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语文不是很重要的科目,所以对它也不会有浓厚的兴趣。这样老师上课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自主的感兴趣的去学习语文,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
设置情境,调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的第一步工作。如果每次都是简单的学书上的内容,就书论书,天长日久,学生便会感到乏味,也意味着教学的失败。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从何谈起呢?学生的能力又从何培养呢?如果不再是老一套的就书论书,而是老师联系现实,提出要求,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语文学习具有新鲜性,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种愿望,主动地去熟悉课文,学习效果一定会好。
二、营造和谐氛围
新时期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身为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走下圣坛。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注意十分谨慎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同时,作为教书育人的领军人,语文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因为学习是促进知识更新,接受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了合作能力的培养,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学习、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是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师生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的是轻松、自由,而不是压抑、紧张和自卑,顺理成章学生就会成为交流的主体。
四、执行多维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增加语言积累
语言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在于积累。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好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进课堂时让学生齐读或齐背古诗词,每周一篇。内容是附录中的古诗词及师生推荐的优秀诗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就可以把该背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在黑板上分出固定区域设立名人名言专栏,由学生根据学号轮流上来写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把他们推荐给大家。在平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做好摘记。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做好抽查督促工作。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的积累,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整体,通过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实践者。”
(责任编辑 李 翔)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