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间:2024-06-04

廖志刚

第一部分 考点分析

【考点一览】

【考点解读】

一、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正确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二者的含义不同。落后文化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辨识它时,将其归类为认识问题;而对腐朽文化的辨识则侧重于它的社会功能,即它的社会危害性。

(3)对待它们的态度不同。对于落后文化,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和移风易俗,加以改造和剔除;而对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4)联系: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都是颓废的文化形式,都是与先进文化相对立的,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对立的,都会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从而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偉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②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含义:①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2)两者的关系: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3)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①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为此,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②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归纳拓展】

1.如何凈化社会文化环境?

(1)从国家的角度:①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不断克服由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所引发的消极影响。②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③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落后文化,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⑤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2)从个人的角度: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2)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4)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文明的社会风尚。

【易混易错点】

1.认为传统习俗属于落后文化。

简析: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传统习俗不等于落后文化。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糟粕性的内容。

2.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简析:(1)三者在内容和根本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

3.有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易混点。

(1)混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简析:从性质上讲,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包括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文化站等。

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市场性,主要包括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文化培训业等门类。

(2)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简析:文化产业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发展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才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4.认为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简析: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并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也不可相互替代。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着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不一定就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反之亦然。

【理论联系实际】

1.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提及旅游、出版等多个文化领域。

《意见》对旅游、出版等文化领域的品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开发一批有潜质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等为支撑的现代旅游业品牌体系,增加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旅游体验,满足大众旅游需求;鼓励传统出版企业、广播影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消费群体,增加互动体验。

解读:《意见》提出开发旅游资源,形成现代旅游业品牌体系,满足大众旅游需求;发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产业,增加互动体验,体现了国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国力。

2.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解读:材料表明国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抵制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侵蚀,奏响主旋律,发挥健康的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會文明程度。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为全体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解读:可联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高考真题】

例1 (2016·海南政治卷·15)2014年3月,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好人馆以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该省829位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好人事迹,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设立好人馆

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②拓展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渠道 ③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了道德教育的形式 ④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设立好人馆,直观展现好人事迹,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载体。③④符合题意。②中“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与设立好人馆没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设立好人馆,直观展现好人事迹,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没有丰富其基本内涵,①中“理论创新”表述不合理。答案为D。此题在思维逻辑上要求考查学生厘清“内容与形式”的区别和联系,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惯用的选择题思维陷阱。

例2 (2015·全国文综卷Ⅰ·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原因类题目。用校训的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内容方面讲,这是因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等校训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产生共振、共鸣;从形式方面说,这是因为大学校训往往言简意赅,影响广泛,使用大学校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感到亲切、自然,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①和②是正确的。③错在“全面反映”。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或途径,但不是基本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因此,④是不正确的。答案为A。

例3 (2016·全国文综卷Ⅲ·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理由,答题大逻辑为分析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角度看,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华文化的力量;从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角度看,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潮流看,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

答案: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部分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针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滥

导][胡

编][色][情][暴][力]

①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艺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

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②扶持高雅文艺,适当限制通俗文艺 ③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文艺发展的首位 ④与各种文艺思想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从公园跳到广场,从国内跳到国外,广场健身操舞已成为我国最为普及的健身活动之一。国家体育总局适时推出了由专家创编、适合不同人群、编排科学合理、群众简单易学的“新国标”,推动了广场健身操舞健康有序发展。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②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并推动其发展 ③国家对文化活动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发展大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该市的做法

①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积极宣传先进文化,增强通俗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①某社团倡议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洋节 ②我国在海外建立了四百多所孔子学院 ③中国企业采取措施应对欧美对我国光伏反倾销 ④“嫦娥三号”携“玉兔号”着陆月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必须

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③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④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领导权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7.当前,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

①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的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工匠,在中国人数千年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木匠、铁匠、石匠等手工匠人以精湛技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守护着、传承着工匠精神。在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强调发挥工匠精神,主要是基于

①注重质量的工匠精神对提高产品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发扬工匠精神是衔接传统技艺和现代工艺的重要保证 ③认真敬业的工匠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 ④传统匠人身上蕴含的价值观与现代职业道德具有一致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被中国文化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节,与兰、梅、菊并称为“四君子”。气节,是一个民族不可少的灵魂,是一个人不可缺的操守。古代君子之所以欣赏竹之气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在于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失去人之尊严和节操。在依法治国、重拳反腐的时代大背景下,这启示我们

①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品性正直的人 ②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 ③要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做一个情操高尚的人 ④要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学贯古今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把青年时期价值观的形成比喻成“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启示我们

①从现在做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发挥思想道德修养对科学文化修养的决定作用 ③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后提升科学素养 ④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两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学者甲: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足以证明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存在合理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都有其鲜明特色、价值理念,兩者之间也存在共同的、普世性的理念,如诚信的价值理念。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任何独特价值理念说成是普世性价值理念,都是错误的。

学者乙: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既要面对彼此之间的冲突,也要共同面对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挑战。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不同民族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加强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价值。

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从“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合理价值”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材料二 Z村是一个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小村庄,拥有良好的乐器产业基础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党的文化政策指引下,该村从一个贫困村实现文化蝶变,建成了享誉国内外的管弦乐器生产企业,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奖”。今天的Z村正朝着建成“国际音乐名镇”继续努力。其发展前后对比如下:

(1)根据材料一,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Z村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结合材料二并根据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就Z村建成“国际音乐名镇”提两条建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